美国彻底慌了?世界亿万富豪查理·芒格:“美国过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中国人的贡献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1-02 20:54:26

美国彻底慌了?世界亿万富豪查理·芒格:“美国过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中国人的贡献,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没有先例。中国做对了很多事情,我们在很多方面不如中国,我们不应该对中国颐指气使。” 查理·芒格出生于1924年,早年经历大萧条和二战,这让他养成审慎的投资习惯。他与巴菲特合作近60年,将伯克希尔·哈撒韦从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转变为市值超9000亿美元的投资帝国。芒格的贡献在于推动公司从短期投机转向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比如1972年收购喜诗糖果,这笔交易年回报率达30%以上。他的投资哲学强调“能力圈”,即只在熟悉领域下注,避免盲目追逐热点。这种务实态度,让他避开1999年互联网泡沫,保全了巨额财富。芒格一生管理资金逾数百亿美元,却始终保持低调,办公室里只有基本家具和成堆报告。他常说,成功源于避开愚蠢错误,这套逻辑不仅适用于股市,也延伸到对全球趋势的判断。 芒格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源于他长期观察全球贸易格局。他指出,美国制造业繁荣离不开中国廉价劳动力与高效供应链,这些要素降低了美国家庭消费成本,推动了经济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出口商品填满美国超市货架,从玩具到电子产品,无一例外支撑了沃尔玛等巨头的扩张。芒格计算过,这种互利关系让美国通胀率保持在2%以内,为美联储政策提供了缓冲空间。他强调,中国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型规模空前,14亿人口同时进入中产阶层,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过去40年,中国GDP年均增速达9.5%,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速度源于基础设施投资和政策连续性,比如高铁网络从零扩展到4万公里,覆盖全国主要城市。这些事实让芒格相信,中国不是对手,而是全球增长引擎。 芒格的投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他的观点。2008年,他力荐伯克希尔投资比亚迪,斥资2.25亿美元买入2.25亿股。当时比亚迪专注电池技术,产品成本仅为国际竞争者的三分之一。芒格审阅了公司年报,注意到其深圳工厂产量翻番的效率,这让他看到电动车市场的潜力。结果,这笔投资至2023年增值超过70亿美元,回报率超3000%。比亚迪如今全球销量领先特斯拉,市值逼近千亿美元。芒格的逻辑简单:中国企业价格低、执行力强,适合长期持有。他还看好中国科技股,如那些专注太阳能和数字支付的公司,这些领域专利申请量已占全球一半。相比之下,美国在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上落后,高铁里程不足中国5%。芒格的这些判断,基于数据而非情绪,帮助伯克希尔在中国布局避开贸易摩擦风险。 芒格的智慧不止于投资,还体现在多学科思维模型上。他提倡“逆向思维”,即先考虑失败原因再求成功,这让他在评估中国时,避免西方媒体的偏见。譬如,他承认中国在处理经济周期上更稳健,避免了美国式的过度杠杆。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调控虽有阵痛,但整体债务率控制在60%以内,而美国曾达120%。芒格还赞扬中国人的勤奋品质,平均工作时长超美国20%,这支撑了制造业升级。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驱动,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已达6万亿美元,吸引苹果、耐克等企业加码投资。这些变化让芒格预见,中国将在未来20年贡献全球一半增长。他提醒投资者,别被地缘噪音干扰,事实证明,忽略中国等于错失机遇。 芒格对中美关系的态度,体现了他的全球视野。他认为,美国不应以霸权心态对待中国崛起,而应寻求合作共赢。过去,美国企业通过中国市场获利数百亿美元,比如通用电气在华营收占总收入15%。芒格指出,如果强行脱钩,美国消费者将面临物价上涨10%以上,供应链中断将拖累GDP增长0.5%。他举例,中国在5G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已拉动全球标准制定,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高通不得不与中国企业联手。芒格的观点接地气:大国博弈中,小聪明不如大格局。尊重事实,顺应趋势,才能在变局中立足。这套理念,不仅指导他的投资,也影响了无数华尔街从业者。 芒格晚年仍活跃于股东大会,2022年他重申对中国前景乐观,尽管中美摩擦升级。他计算,中国出口结构已从低端转向高端,电动车出口量2023年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这反映出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研发投入占GDP 2.5%,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芒格的遗产在于这种客观视角:不盲从舆论,坚持数据说话。伯克希尔的中国持股如今占总资产5%,年化回报超15%。他的离世于2023年11月,并未中断这种影响。相反,更多投资者开始审视芒格的教诲,在不确定时代寻找可靠锚点。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