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一位乌克兰人聊到自家总统时曾说:“我知道不少中国人觉得泽连斯基以前是喜剧

韫晓生 2025-11-03 17:57:25

[微风]一位乌克兰人聊到自家总统时曾说:“我知道不少中国人觉得泽连斯基以前是喜剧演员,当总统像个笑话。但2019年大选,我、我爸妈还有亲戚朋友都投了他,总共73%的乌克兰人选了他,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前总统波罗申科太失望了。”   (信源:百度百科——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波罗申科)   泽连斯基之前确实是演喜剧的,还在电视剧里演过 “意外当上总统的普通人”,不少人一开始都觉得这是 “戏精上身”,没人真把他当候选人。   但投票结果一出来,直接惊了:他第一轮得票 30% 多,第二轮更是赢了波罗申科近 25 个百分点,最终拿到 73% 的选票,几乎是碾压式胜利。   为啥会这样?那乌克兰朋友说得很实在:“不是泽连斯基多优秀,是波罗申科把大家坑怕了。”   波罗申科 2014 年上台,任期里乌克兰的日子没变好反而更糟。   经济上,GDP 连年下滑,货币贬值快,老百姓工资涨得没物价快,不少人得去波兰、德国打工才能养家;腐败问题也没解决,有报道说他家族企业借着战争赚了不少钱,可前线士兵的装备还凑不齐;还有民生,医疗、教育资源越来越紧张,冬天供暖都成问题,大家怨声载道。   咱这儿补个小背景:2014 年乌克兰局势变动后,经济一直没缓过来,到 2019 年时,人均 GDP 还不到 3000 美元,比不少非洲国家都低。   波罗申科承诺的 “改善民生”“打击腐败”,到任期结束时基本没兑现,甚至有民调显示,他任期最后一年的支持率只有 10% 左右。   这种情况下,大家急需一个 “不是老政客” 的人来改变现状,而泽连斯基刚好踩中了这个点。 泽连斯基当年竞选时,没走传统政客的路子。   他不搞复杂的政治口号,就说 “要打击腐败”“给普通人机会”,还把自己在电视剧里的形象搬出来,说 “我演的总统为老百姓做事,现实里也会这样”。   虽然听着像 “画大饼”,但对失望透顶的乌克兰人来说,这已经比波罗申科的 “空头支票” 强多了。   那位乌克兰朋友说:“我爸当时就说,选个喜剧演员,就算搞砸了,也不会比现在更糟,至少他没那么多腐败关系。”   还有个细节挺关键,泽连斯基的支持者大多是年轻人和普通民众。年轻人烦透了老政客的套路,觉得泽连斯基 “接地气”,能理解他们的难处;普通民众则希望有个 “外人” 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毕竟波罗申科代表的传统政党,已经让大家看不到希望。   当时还有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说:“就算他没经验,也值得试一次,总比继续烂下去强。”   不过话说回来,泽连斯基上台后,日子也不好过。刚执政就面临经济难题,腐败问题也没彻底解决,后来又遇上战争,处境更难。   那位乌克兰朋友也说:“现在回头看,他确实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对经济的把控、对军方的协调,都有问题。但 2019 年那时候,我们真的没别的选择,只能赌一把。”   这里给大家科普个小常识:在不少民主国家的选举中,“反建制候选人” 获胜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当民众对传统政客失望时,往往会选择 “政治素人”。   这些候选人不一定有丰富经验,但他们 “不是现有体制的一部分” 这一点,就足以吸引大量不满现状的选票。   泽连斯基能当选,本质上是乌克兰民众对当时政治生态的 “抗议票”,而非对他个人能力的绝对认可。   现在网上还有人拿泽连斯基 “喜剧演员” 的身份开玩笑,但那位乌克兰朋友的话挺值得琢磨:“别只看他的过去,得看看我们当时为啥选他。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会愿意把国家交给一个没从政经验的人?”   其实这事儿也提醒咱,看其他国家的政治选择时,不能只看表面,得结合当地民众的处境和诉求,不然很容易误解背后的原因。   最后想跟大家聊聊:你怎么看 “喜剧演员当总统” 这事儿?如果是你,在对现有政客失望时,会愿意选一个 “政治素人” 吗?对于其他国家的选举,你觉得该从哪些角度去理解才更客观?评论区里说说你的想法,咱一起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0 阅读:1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