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我国首枚实战氢弹空投时卡在飞机上,周总理果断下令,命令他们弃机跳伞,

陈砚之 2025-11-03 18:58:53

1971年,我国首枚实战氢弹空投时卡在飞机上,周总理果断下令,命令他们弃机跳伞,地面人员却发现,飞行员抗命执意将氢弹带回基地……s 杨国祥1929年10月出生在云南玉溪红塔区洛河乡一个彝族家庭,那地方偏僻,家里穷,兄弟姐妹五个,他排行老三。从小他就得走十多公里路去上学,坚持读完小学,全村就他一个。1948年春他考进峨山中学,那学校受地下党影响,他接触到进步思想,同年10月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12月他入党,被任命为团部骡马队指导员。1950年3月玉溪军分区成立,他继续干指导员。6月他被选上,保送到东北牡丹江航空学校学飞行,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空军飞行员。 在航校,杨国祥克服语言关和艰苦条件,坚持学飞行知识,成为同期第一个独立驾机的人。1951年毕业分配到空军部队,他钻研技术,改进战斗机性能,多次受表彰。1956年他参加沈阳军区大比武,拿下轰炸射击第一,又代表军区在天津杨村比武再夺冠,获射击能手称号。那年全空军大比武,有彭德怀主持,五位元帅和上百将军观看,杨国祥获全国空军第一,成为空军史上第一个拿冠军的彝族飞行员,从此叫“彝族之鹰”。 杨国祥执行过多项飞行任务,积累经验。19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专家,中国自力更生造超音速战斗机,杨国祥参与强-5研制。1965年他任主试飞员和试飞改进领导小组组长,带队去河北沧州试飞三年,飞200多架次,帮解决8个技术难题。1969年强-5定型成功。1970年4月他去江西320厂报到,参与氢弹投掷准备,协助改装强-5飞机,证明适合任务。之后封闭训练,每天飞数百公里,投150枚氢弹模型,控制弹着点在靶标中心12米内。又投3枚遥测氢弹,确保精准。通过反复练,他掌握技能,准备实战。 1971年12月30日中午,西北核试验基地进入准备,杨国祥检查飞机后起飞。12时20分,强-5强击机滑出跑道,向罗布泊核试验场飞去。周恩来在北京指挥中心关注,技术专家监控数据,基地一级警戒。飞机沿航线平稳,杨国祥调整仪表保持正常。接近靶标中心9公里,他拉起机头45度,按投弹按钮,飞机没震动,氢弹仍挂在弹舱。他检查开关,向地面报告,请求应急投掷。 指挥部同意,杨国祥绕8字形,对准航线,再拉机头按应急开关,氢弹不动。他用超应急方法第三次按按钮,氢弹依旧卡住。飞机油量减少,杨国祥时间紧迫。地面上报周恩来,讨论后决定优先安全,下令跳伞。工程师无线电通知,杨国祥没响应。他选返回基地,保住氢弹。指挥部磋商请示周恩来,同意方案。杨国祥通报“2187即将带弹着陆,请各单位进入防空洞”。地面人员撤到掩体,基地安静,所有人盯天空飞机。 杨国祥控制飞机转向基地,飞25分钟,保持高度避免颠簸。飞机近跑道,他调整姿态,轮子触地滑停。从舱跳出,检查氢弹无损。地面指挥员上前握手确认完成。调查显示故障因寒冷天气电路短路,很快修复。杨国祥继续准备。1972年1月7日,基地下大雪,杨国祥再驾强-5起飞。近靶标中心9.5公里,转弯加速,开时统开关,拉机头45度,按按钮,飞机震动,氢弹投下。 杨国祥戴防毒面罩,关舱罩,加速飞安全区。回头见蘑菇云升起,爆炸成功。中国完成氢弹实战空投,杨国祥行动避免损失,展现技术。他回基地接受检查总结。空军授二等功,表彰贡献。因核武器保密,事迹长期不公开。他继续空军工作,1975年任空五师副师长,1978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代理师长,带队去广西前线。1980年任昆明军区空军副参谋长,主管作战训练,参与导弹研制。1982到1983年,组织空军部队在云贵高原飞播300多万亩树种,支持地方建设。1984年离休。 杨国祥事迹在核武器史上留痕,他是唯一驾机带氢弹着陆成功的飞行员,创造奇迹。周恩来赞扬“带着氢弹着陆,这是一大奇迹,要好好总结经验”。他的经历体现空军飞行员责任和技术水平。2017年3月13日,杨国祥去世,享年88岁。之后他的故事通过媒体传播,公众知晓其作用。昆明建纪念碑,记录生平和成就。玉溪家乡也纪念他作为彝族飞行员的贡献。

0 阅读:61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