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间武器、超高音速

云景史实记 2025-11-04 02:22:27

被美国骗了?中国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明明自己的无人机、空间武器、超高音速导弹,基本上都能打航母,那还要航母做什么? 要是真信了 “有反舰导弹就不用航母” 的话,才是真上当了。咱们从 “航母荒” 到三航母时代,每一步都踩在自己的战略需求上,跟美国没啥关系,反而恰恰是没航母的苦头吃够了,才下定决心搞自己的航母舰队。 先说说老辈人可能还有印象的旧事,1996 年台海危机那阵子,美国两艘航母大摇大摆开到台湾东部海域,咱们当时没航母,飞机飞过去航程不够,军舰也没法有效威慑,那种被动劲儿谁能忘? 还有 1993 年的 “银河号” 事件,美国说咱船上有化学武器原料,强行登船检查,咱海军力量跟不上,只能眼睁睁受气。 那时候要是有航母战斗群在附近,他们敢这么嚣张吗?这些事儿不是段子,是实实在在的憋屈,也让咱们彻底明白,没有航母,家门口的主权都护不住。 再看看现在的日子,咱们老百姓加的油、用的工业品,多少靠进口?马六甲海峡那窄窄的水道,每天过着 150 万桶原油,咱中国一半的进口石油都得从这儿过。 要是有人在这儿使坏把航道堵了,油价每桶能涨二三十美元,咱们加油得多花不少钱,超市里的东西也得跟着涨价。 东风导弹是厉害,但它在陆地上,总不能把导弹架到别人家门口去吧?这时候航母就派上用场了,它就像个移动的军事基地,能开到马六甲附近,护住这条 “生命线”,这跟咱们每个家庭的日子都息息相关。 有人说东风 - 21D、东风 - 26 能打航母,这话没假,但打航母和防航母是两码事。 美军试过用 5 枚先进反舰导弹打航母,结果全被拦截了,人家航母周围有核潜艇、驱逐舰、预警机,一层层防御跟铁桶似的,不是导弹一射就能中。就算真能打中一艘,人家还有好几艘,能持续在海外部署。 咱们要是只靠陆基导弹,离了家门口就没招了,比如 2011 年利比亚撤侨,3.5 万同胞撤了 12 天,全靠民航和普通军舰,要是有航母在,舰载机掩护着,几天就能撤完,还安全得多。 2015 年也门撤侨,咱们军舰一靠港,周边武装势力立马就让路,这就是实力的威慑,航母比导弹更能随时随地发挥作用。 咱们的福建舰可不是凑数的,那电磁弹射技术比美国尼米兹级先进多了,效率高十倍还多,不仅能弹重型战机,连一吨重的无人机都能精准弹射。 这说明咱们的航母和无人机是搭伙干活的,不是互相替代的。无人机飞得远、隐蔽性强,但它续航短,得有地方歇脚、加油、挂弹,航母就是它的海上落脚点。 福建舰上的歼 - 35 隐形战机、空警 - 600 预警机再配上无人机,能把监控和打击范围扩到上千公里,这比单独用无人机或者导弹厉害多了。 还有人觉得造航母费钱,其实航母是笔 “划算账”。造一艘航母能带动 5300 家企业干活,80 万人有工作。 大连造船厂把航母焊接技术用到民用船上,现在咱们的 LNG 运输船订单排到 2030 年了;电磁弹射衍生的技术用到风电上,山东半岛一年多发 30 亿度绿电,电费都能省点。 亚丁湾护航 16 年,咱们航母和军舰保护了 7200 多艘中外船舶,外贸保险费降了 35%,这些钱最终都省在了老百姓身上。 看看美国就知道,他们有 11 艘航母,不是因为傻,是因为航母能当 “活名片”。胡塞武装天天打美国航母,虽然磕磕碰碰,但美国航母该部署还部署,这就是存在感。 咱们现在海外投资那么多,一带一路沿线的基建、工厂,要是没点实力保护,人家说抢就抢、说卡就卡。 去年马六甲海峡因为局势紧张,船舶保费涨了 4 倍,一艘船一趟多花 38 万美元,这些成本最后还得咱们消费者买单。有航母在那儿巡航,那些想搞事的就不敢轻易下手,这就是 “不战而屈人之兵”。 咱们搞航母从来不是为了像美国那样争霸,是为了自保,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自己的钱、自己的航道。东风导弹是家门口的 “盾”,能把敌人挡在远地方;航母是远海上的 “腿”,能把保护送到咱们利益所在的地方。 这就跟家里锁门一样,防盗门再结实,也得有钥匙能出门,还得有能力保护外面的财产,航母就是咱们海军的 “腿” 和 “移动堡垒”。 那些说 “被美国骗了” 的人,根本没搞懂咱们的国情。中国是海洋大国,300 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90% 的贸易靠海运,没有航母,这些利益谁来护?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咱们走了十几年,每一步都是为了不再受过去的窝囊气,为了老百姓的日子能安稳。所以别再信那些糊涂话,航母不是多余的,是咱们国家必须有的 “定海神针”。

0 阅读:0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