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退将帅化民讲的很有道理!他说:就目前趋势来看,中美两国要完全“脱钩”了!“脱

恰似江楼月 2025-11-04 22:12:01

台湾退将帅化民讲的很有道理!他说:就目前趋势来看,中美两国要完全“脱钩”了!“脱钩”问题来了,没有业务往来,两国都有损失,这个暂且不说,就说谁先耐不住?美国只有3亿人口,中国有14亿人口,国内的基本消费品能否满足?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实力,美国许多中产阶级已经衰落,消费习惯是提前透支的,就业岗位减少,收入减少,物价上涨,美国人能扛得住吗? 中美贸易摩擦从2018年特朗普时代就拉开帷幕,那时候加征关税,针对高科技产品下手,华为、中兴这些企业首当其冲。到拜登上台,政策没松,反而更系统化,2022年芯片法案砸了500多亿美元补贴本土半导体,限制对华出口先进设备。2023年,美国商务部又扩大实体清单,涵盖更多中国企业,供应链开始断裂。2024年,情况更紧,欧盟跟进,荷兰ASML的光刻机出口管制升级,日本也限氟化氢等材料。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23年中美贸易额从峰值近7000亿美元滑到5700亿左右,下降明显。脱钩不是空谈,企业真在动,苹果部分生产线移越南,特斯拉上海工厂虽还在,但零部件本地化率得赶紧提。 帅化民点出的第一个点,人口基数决定内需容量。美国3.3亿人,中国14亿,这差距不是小数目。美国消费市场重进口,2023年进口额超3万亿美元,基本消费品如服装、电子配件,很多靠海外链条。脱钩后,沃尔玛、塔吉特这些超市货架上中国产玩具、家居用品占比高,替代本土生产成本贵,劳动力短缺。美联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制造业岗位只增了2万,远低于预期。国内产能跟不上,物价自然水涨船高。举例,2024年美国CPI一度超5%,食品和能源拉动,超市牛奶从3美元/加仑涨到4.5,面包也贵了20%。老百姓买单,零售商像亚马逊开始囤货,但物流延误,圣诞季缺货新闻满天飞。 反观中国,内需市场庞大,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基本消费品自给率高,纺织、轻工这些行业本土链条完整。商务部数据,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8%,但对东盟、欧盟出口涨10%以上,转向多元化。人口多也意味着劳动力充裕,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200万,制造业回暖。像小米、比亚迪这些企业,供应链本地化早起步,芯片虽有卡脖子,但中芯国际14纳米线满产,华为麒麟芯片自研突破。老百姓日常用品,超市里米面油粮稳价,电商平台双十一销量破万亿,快递小哥忙不过来。这不是吹,实打实的数字摆那儿。 帅化民第二个抓手,老百姓的韧性,美国中产衰落迹象明显。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报告,中产阶级占比从1971年的61%降到51%,财富集中上层。消费习惯透支严重,美联储数据,2024年美国信用卡债务超1.1万亿美元,平均每户欠款8000多刀。月光族多,亚马逊Prime会员超2亿,但收入跟不上。劳工部统计,2024年失业率徘徊4.1%,谷歌、微软裁员上万,硅谷程序员转行送外卖的新闻不是段子。物价涨,房租纽约平均3000刀/月,年轻人合租挤地铁。2024年罢工浪潮,汽车工会UAW罢工一个月,通用福特损失60亿,工人要加薪40%,但企业利润薄,岗位更不稳。 中国这边,大部分人有存款缓冲。央行2024年报告,居民储蓄存款超140万亿人民币,人均存款超10万。哪怕农村,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多,银行普惠金融覆盖率95%。城市白领,支付宝数据显示,2024年余额宝规模超3万亿,应急钱包常见。就业稳,2024年服务业吸纳800万岗位,灵活就业如网约车、直播带货火热。政府兜底,社保覆盖率99%,低保标准上调。遇到冲击,像疫情那会儿,社区网格化响应快,物资调配顺。帅化民说中国人团结,这点从数据看,2023年公益捐赠超2000亿,红十字会资金充裕。 脱钩损失谁都跑不了,美国GDP 2024年增长2.5%,但通胀拖后腿,标普500虽涨20%,底层没分到羹。中国增长5%,出口结构优化,高铁、光伏这些出口欧洲猛增。军事上,美军2024年印太部署加码,航母群绕台。但帅化民军旅经验告诉他,经济底子弱,军费挤压民生。 长远看,谁先扛不住?美国债务上限闹剧2024年又上演,国债超35万亿,利息支出1万亿,挤占国防预算。中国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稳如泰山。帅化民分析对路,美国中产透支,岗位流失,物价飞,美国人日子紧巴巴。中国存款厚,内需足,政府有招,熬个三五年不成问题。当然,脱钩全球遭殃,WTO警告,2025年贸易碎片化,发展中国家夹缝求生。但从民生角度,中国韧性强,这不是运气,是积累。

0 阅读:0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