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今天(11月5日)报道:“11月4日,泽连斯基出现在俄乌正在拼死

史鉴奇谈 2025-11-05 11:08:23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今天(11月5日)报道:“11月4日,泽连斯基出现在俄乌正在拼死一搏的波克罗夫斯克战场,他为什么出现在这座也叫红军城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失守的危险,一旦失守,顿涅茨克乌军最后控制的两座大城市就岌岌可危。整个战争形势将变得非常危险,而且不仅仅对乌克兰而言……”   波克罗夫斯克可不是普通的小城镇,它被称为“顿涅茨克的门户”,地位超级重要。这座城市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核心交通枢纽,好几条关键的公路和铁路都从这里穿过,乌军靠着它往顿巴斯前线输送补给和兵员。   可以说,它就是乌军东部防线的“大动脉”。一旦这里被俄军完全拿下,乌军在顿涅茨克地区控制的两座大城市就会直接暴露在俄军面前,整个东部防线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   除了军事运输价值,这地方的经济分量也不轻。波克罗夫斯克郊外有着乌克兰最大的焦煤产地之一,它的产量能占到乌克兰最大钢铁生产商Metinvest所需焦煤的一半。   这种焦煤是炼钢的硬通货,乌克兰境内别的地方还很难替代。要是连这里都丢了,乌克兰的冶金业会遭到重创,经济雪上加霜。所以,俄军拼了命地想拿下这里,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有经济上削弱乌克兰的算盘。   泽连斯基这次跑来,时机非常微妙。当时俄军正在这座城市周边加大攻势,根据一些报道,俄方甚至集结了大约17万兵力,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同时推进,战场形势对乌克兰来说非常严峻。俄军使用了包括重达3吨的FAB-3000巨型滑翔炸弹在内的强力武器,猛烈轰炸乌军阵地和掩体,让守军承受着巨大压力。   更糟糕的是,俄军试图切断乌军通往邻近第聂伯罗州的最后一条公路补给线。如果这条线也被掐断,城内的乌军就可能陷入包围,后勤补给会变得极其困难。甚至有一些消息说,俄军宣称部分乌军部队由于补给线被切断,已经开始出现投降的迹象。虽然乌克兰官方否认了部队被包围的说法,但谁都清楚,前线的情况确实很危险。   泽连斯基在这种紧要关头现身波克罗夫斯克前线指挥所,视察防御情况,会见无人机部队指挥官,并给士兵颁发奖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刻给前线官兵打气,稳定军心,并向外界表明乌克兰坚守到底的决心。   这种亲临前线的举动,本身也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既是做给国内看的,也是做给国际盟友看的,希望打消一些西方国家对乌克兰能否顶住的疑虑,争取更多援助。   俄军为什么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投入如此巨大的兵力,甚至不惜代价地猛攻呢?他们的战略意图挺明显的。一方面,他们想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前,尽快在战场上拿到一个明确的、可以宣传的胜利,为可能的未来谈判积累更多筹码。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就分析认为,俄军是希望赶在“特朗普2.0时期”正式来临前,尽快占领波克罗夫斯克,宣告顿涅茨克攻势取得重大胜利。   另一方面,俄军也玩起了心理战和信息战。他们甚至邀请国际媒体记者前往战区,提出愿意短暂停火让记者进入所谓的“包围圈”进行报道。这一手挺厉害的,目的就是通过媒体报道向世界展示俄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同时向乌克兰军民施加心理压力,动摇其抵抗意志。   波克罗夫斯克万一失守,带来的连锁反应会非常严重。首先,军事上,乌军在整个顿涅茨克地区的防御体系会受到致命威胁。俄军可以以这里为跳板,进一步向西北方向推进,威胁乌军整个顿巴斯防线,甚至可能威胁到乌克兰第四大城市第聂伯罗。那将是自2023年5月巴赫穆特失守以来,乌军遭受的最大挫折。   其次,对乌克兰的民心士气也会是沉重一击。这座城市的象征意义很大,它的丢失不仅会影响军队的斗志,也可能引发国内民众对政府保卫国家能力更深的质疑。泽连斯基政府正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   再者,国际援助方面也可能受到影响。一些西方盟友对乌克兰的支援本来就已经出现了疲劳感,如果战场上传来的都是不利消息,那些犹豫不决的欧洲国家可能会更加迟疑,甚至可能更倾向于探索与俄罗斯对话的可能性,这从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与普京的通话就可见端倪。而美国作为乌克兰最大的援助方,其政策走向也深受战场形势影响。如果乌军节节败退,美国国内反对继续大规模援助的声音可能会更大。   所以,泽连斯基出现在波克罗夫斯克,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前线视察。它背后是俄乌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条战线上的激烈博弈。这座城市的命运,紧紧连着顿巴斯战局的走向,也连着乌克兰能否在未来的谈判桌上握有一些筹码。   对泽连斯基本人而言,死守波克罗夫斯克也关系到他的政治声誉。虽然之前乌军从一些地方主动撤退以保存实力,但波克罗夫斯克这样的重镇一旦丢失,而且是在特朗普政府可能调整对乌政策的关键节点上丢失,将严重削弱乌克兰在潜在谈判中的地位。何况,直到2024年年底,顿涅茨克战区还生活着大量乌克兰平民,抛弃他们无论在道义上还是政治上都将是灾难性的。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