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8作为纯电6座suv车型,我认为这个定义很不符合这辆车,从外观看i8更像是介于

国服电车团 2025-11-05 14:40:39

i8作为纯电6座suv车型,我认为这个定义很不符合这辆车,从外观看i8更像是介于MPV和SUV中间的一个过度车型,试驾感受一下看看怎么样! 试驾车型为i8Ultra版。 🏎一、外观 把流线车身低风阻给做到了极致,负面效果就是这个车看着很拧巴,没有suv本该有的气场,如果说为了电耗有所牺牲,那可以试下L系列优化一下,出个纯电,看看不为电耗牺牲,哪个更被买单。前脸隐藏式大灯连接至尾部下塌的车顶设计,让人有点难以适从,我尝试看久点,还是觉得这个设计讨好了空气动力学,没有讨好顾客的审美。不过各花入各眼,不过多赘述外观。 🏅二、内饰 🔎套娃的内饰风格,没有过度复杂的设计,甚至不注意,你都不会察觉这个内饰和其他理想车型有什么区别,包覆覆盖软度中等,略微使劲即可感受到硬碰硬的手感。应该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二排乘坐后,巨大的屏幕非常吸人眼球,但是会和前排座椅冲突,前排座椅略靠后,显示屏不能下放,这个逻辑对于主驾来说有点束缚。满足日常生活娱乐需要还是很不错的。 🔎3排座椅厚度以及内置挡板触感过薄,长途靠背舒适感一般,且被动安全性也略低。 🔎音响效果不错,能够满足整车所有座位对于音乐音质的最求,氛围营造感不错。 ❗️❗️❗️试驾后我认为的不足: 📉1、我的正常驾驶位,二排需要看电视的话,我需要调节座椅向前,避免屏幕下放后的碰撞冲突,如果长时间使用二排电视,驾驶位调节被束缚,疲惫感增加。 📉2、满载情况下,出行的行李储备空间不足,后备箱底板下方下沉空间很浅不能满足更多行李存放,也没有前备箱作为补充,过多行李属实棘手。 📉3、为了整车风阻降低,压缩三排空间,受至于造型,为了三排乘坐不拥挤,整体乘坐姿势是微躺的,一开始很舒服,但是乘坐时间一长,腰部不受力,非常难受,其次腿部受座椅高低影响,悬空疲惫感增加。 三、座椅和空间 🔎在二排不开电视的情况下,前排头部空间充足,我身高183,正常坐姿,头部空间还有接近一拳半的余量,横向前后空间足够正常腿部承放,驾驶车辆,右腿和中岛贴合处也不会难受。 🔎二排空间,主驾我的正常驾驶位,兼顾三排我能坐进去,空间就只有半拳腿部距离了,不兼顾第三排,二排空间非常充裕,座椅支撑性不错整体略微偏硬。三排空间,满载情况下,膝部直接碰这二排座椅,腿部承托略差,长久乘坐舒适感很难受,但是短时间乘坐,还是没问题的。 🔎尾箱空间一般,很多展车摆了堆满行李箱的后备箱,但是实际行驶情况下,得考虑颠簸以及行李箱对尾门玻璃的冲撞,能放和能合理使用还是有区别的。下沉空间也很浅,不常用工具以及设备安放受限。 🌈四、智能辅助驾驶感受 特别选择了距离门店较远路线,这样可以试驾出,车辆第一次行驶这个路段路况的处理逻辑以及处理方式。 ⭕城市道路使用,语音设置好导航,开启智驾,流畅度不错,开启成功率很高,即使没有处于车道正中或者没有车道线均可以一次启动成功,对于穿插以及侧方树木遮挡出现的车辆,均有预防性减速,判断对方行驶方向不冲突后,正常提速,变道以及红绿灯起步均很流畅。让我比较放松的是,车机通过疲劳监测识别,不会一直提示触碰方向盘,这点还是很人性化的。 ⭕高架行驶,超车,跟车行驶以及变道都不会拖泥带水,就是确认符合安全条件,很干脆的变道,遇到大型货车,或者超宽车辆,会向另外一侧进行避让,如果宽度不够,就会减速跟随。长途高速行车,还是可以减少驾驶疲惫感的。 🏎五、动态试驾体验 🎯1、动力充足。 📍风阻小,4驱车型,响应很快,由于空悬抑制,提速不会让你推背感很足,更像是温柔的推背感袭来。四驱抓地力不错,狠踩电门,基本没有打滑现象,对于快速驶过减速带,或者坑洼抛跳,没有侧滑现象。 🎯2、隔音风噪胎噪控制的均不错,速度80内基本感知不到,80以上仔细感受可以察觉,这也是造型以及堆叠的隔音材料,所带来的优势。对于整车静谧性来说,不错。 🎯3、底盘调教让我对理想有了新的认识,以前L系列虽然极力控制还是能感受到晃动,i8极速变道,整车行驶轨迹很稳,依然很有信心,并且没有极速带来的震动以及虚位不好控制的现象,对于大的起伏路面,空悬抑制以及预调都可以跟随路面时实调整,没有延后拖沓,可以说是进步很大。行驶乘坐舒适性也不错。 🏅六、试驾总结 📈i8试驾体验下来,我觉得这个车更像是为了理想增程车主准备的,可以让他们过度到纯电,也不为续航焦虑,可是极力满足续航以及舒适度,却恰恰忽略了整车外观的认知性,一个外观庞大有力量的车型和一个外观拼凑整和的车型,大家会怎么选?i8除了外观,体验都还可以,但是我在i8上面看不到理想的灵魂。

0 阅读:7
国服电车团

国服电车团

更新蔚小李华为汽车全系内容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