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美日会更强大”!人们在猜“咋不提中国”时,没成想他关于

史之必然 2025-11-05 16:18:06

95岁巴菲特退休爆预言:“美日会更强大”!人们在猜“咋不提中国”时,没成想他关于中国的预言更是语出惊人!   这老头儿说话从来不是随口扯,95岁的人了,一辈子跟钱打交道,看问题比谁都透。他为啥觉得美国还能更强?巴菲特这辈子赚的钱,九成以上都来自美国市场,对那儿的门道摸得门儿清。   你想啊,美国有硅谷那种地方,苹果、微软、特斯拉这些公司天天琢磨新东西,人工智能、芯片这些顶尖技术都攥在手里,能不断折腾出赚钱的新路子。而且美国的市场就像个“打不死的小强”,就算遇到经济波动、关税摩擦,过阵子总能缓过来。   他自己公司手里的现金都堆到三千多亿美元了,不是怕崩盘,是等着美国市场有好机会再下手,这就是实打实的信心。道琼斯指数从他年轻时的几百点,涨到现在四万多,他说再过五十年还能翻番,就是认准了美国企业的创新劲儿和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   要是说美国是靠创新和韧性,那日本靠的就是“稳”和“巧”。巴菲特这几年对日本简直是“情有独钟”,2020年就砸了200亿美元进去,买了三菱、三井那些日本大商社的股票,还说打算持有五六十年,后悔当初没投1000亿。   为啥这么死心塌地?因为日本借钱太便宜了,他在那儿发债券,利息才1%左右,拿这便宜钱去买那些分红稳定的股票,每年能赚4%的收益,里外里稳赚不赔。   而且日本别看表面增速慢,骨子里韧劲足,汽车、机器人这些制造活儿还是世界顶尖的,那些大商社手里还握着东南亚的农田、全球五分之一的天然气资源,供应链稳得很。疫情后日本旅游业也回暖了,2024年游客都超3000万了,加上跟美国在新科技上合作紧密,根本不愁跟不上趟。   这时候大家心里的问号就更大了:把美日夸得这么好,咋偏偏不提中国呢?没等琢磨明白,巴菲特的话就来了,一开口就惊着人:“中国崛起势不可当,早晚能变成和美国一样强大的角色,世界经济的新局面前头等着呢!”   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他早年投中国的中石油,一出手就赚了7倍;后来买比亚迪,守了十几年,又赚了几十倍,真金白银的投资摆在那儿,说明他早看清中国的潜力了。他自己也说,现在世界前20的企业里中国有3家,以后肯定更多,像新能源汽车、5G这些领域,中国已经能跟西方掰手腕了,14亿人的大市场更是谁都没法忽视的底气。   但有人又纳闷了:既然这么看好,为啥他这两年在逐步撤出中国资产,连比亚迪都清仓了呢?这就得说巴菲特的“老规矩”了——只投自己懂的领域,也就是他常说的“能力圈”。他都95岁了,风险偏好越来越低,中国这些年发展太快,电动车、AI这些新热潮,他承认自己看不懂,不敢瞎投。   而且现在中美之间的一些摩擦,还有房地产调整、消费回暖慢这些不确定因素,让他觉得心里没底。他不是不看好中国,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宁可错过机会也不能踩坑,所以才把钱转到更熟悉的美日市场。就像他说的,能力圈大小不重要,知道边界才关键。   其实巴菲特的心思不难懂,说美日会更强大,是因为他摸透了这俩地方的脾气:美国靠创新冲在前头,日本靠稳扎稳打的产业链和便宜资金托底,而且这俩国家在供应链上还能互补,日子自然好过。   但提中国时的“语出惊人”,才真见功力——他没跟着别人瞎唱衰,也没盲目吹捧,而是实实在在看到了中国的硬实力。毕竟14亿人的消费力、越来越强的制造本事,这些都是藏不住的。他清仓比亚迪赚了近90亿美元,也不是不看好新能源,只是他的投资哲学里,“不冒险”比“赚快钱”更重要。   说到底,巴菲特的预言不是算命,都是基于他一辈子的投资经验。他看好美日,是因为这俩地方的“赚钱逻辑”他太熟了;他说中国崛起势不可当,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和产业实力就摆在那儿。至于他自己不投中国,更多是个人选择,不是否定中国的未来。   但不管怎么说,能被巴菲特这个“老江湖”说出“崛起势不可当”,这本身就说明中国的分量早不一样了,至于未来能走多远,还得看咱们自己踏踏实实地干。

0 阅读:307
史之必然

史之必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