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10月底突然加码对出口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限制,对ASML1970i、198

敏锐糯米 2025-11-05 16:53:10

荷兰10月底突然加码对出口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限制,对ASML1970i、1980i都纳入许可证管理。 谁知出口禁令话音刚落,格力电器审时度势,主动取消荷兰30台高端半导体设备订单。所需半导体设备,同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签订21.8亿元的购货合同,供货日期比从荷兰提前4个月。 中国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等半导体企业在某些半导体制造设备已成规模,而且不需担心安全问题,也是中国半导体自主产业链发展的一个极好机遇。 格力这次的主动调整并非仓促之举,而是长期战略布局的结果。从近年来的动向来格力在半导体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早就为可能出现的供应链“卡脖子”情况做好准备。今年初,格力的零边界集成电路生产基地刚刚投入运行时,就已经将多家国内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纳入采购名录,其测试团队更是与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展开了全面的合作。从设备性能到工艺调整,国内厂商的技术进步逐渐获得了格力的认可。 如果仔细分析格力的选择,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荷兰的出口限制,更是中国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自立自强的样本。荷兰限制的ASML设备,说白了只是一批老旧的DUV设备,对比当下更先进的EUV技术早已落后多个世代。荷兰这次的限制,无非是下意识地想抓住垂死挣扎的一根稻草。但没想到,国内厂商早已在技术水平上迎头赶上,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超越这些进口设备。 事实上,国内设备的性能提升并非一朝一夕。比如北方华创在蚀刻机领域,精度已经达到0.012毫米,这是过去进口设备的技术盲区。而中电科48所在外延炉的研发上更是下了苦功,缺陷密度的降低成为打响国产设备质量口碑的一大标志。格力的决策层早就意识到,仅仅依赖国外技术,随时都会成为供应链上的任人宰割的弱点。于是他们果断加速与国内厂商的合作,从每一个技术细节到生产流程,全部都进行了反复验证。 这次荷兰的禁令倒是无意间帮助了格力完成了国产替代的最后一环。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接到格力订单后,迅速调整生产线,不仅抢在交货时间上提前四个月,还成功实现了大批量供应的稳定化。这对于格力而言,并非只是短期的政策调整,而是为其后续技术追赶与市场扩张带来实际保障。有了稳定的供应链,格力不仅能保证碳化硅芯片的量产,还能够进一步控制成本,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 而荷兰方面显然失算了。ASML本身在华业务占了整家公司营收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明朗的背景下,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比他们自己预估的还要更高。限制老款半导体设备,对ASML自身其实并没有直接利益,它反而动摇了中国企业对于其品牌的长期信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借此消失的市场份额,是他们长久难以追回的。 最为关键的是,荷兰禁令引发的连锁反应并不仅仅限于格力一家公司。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不仅从订单中直接获益,还赢得了宝贵的行业口碑。这种口碑带来的无形价值,将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现在,包括其他国家客户在内的企业,已经开始对国产设备产生浓厚兴趣。欧洲某些同行的车规级芯片供应商甚至表示愿意试用这些设备生产芯片。这种局面下,荷兰显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综上来格力取消订单的操作不仅是企业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明智之举,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的关键节点。国家自主科技力量的崛起,正是在这种局势下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未来,像格力这样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以主动创新和快速调整的能力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不仅是企业新的发展模式,也是中国制造链的全面提升。荷兰的算盘失准,恰恰是中国企业的底气越来越足的最好证明

0 阅读:29
敏锐糯米

敏锐糯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