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中国可真要杀鸡给猴看了。中国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要杀鸡给猴看了,谁是这只鸡?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不是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而是荷兰。 荷兰作为全球贸易枢纽,长期以来依赖开放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其中半导体产业是其经济支柱。Nexperia公司成立于2019年,原为荷兰恩智浦半导体部门,后被中国闻泰科技通过Wingtech集团收购,成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关键玩家。该公司总部设在奈梅亨,员工超过1.6万人,产品主要供应汽车电子和工业应用,2024年营收约20亿欧元,中国市场贡献近40%。多年来,Nexperia遵守欧盟法规,正常运营,未见任何违规记录,却在2025年10月突然成为焦点。这反映出地缘政治对商业的渗透日益加深,中小国家往往夹在中美之间,难以独善其身。 2025年10月13日,荷兰政府援引1952年《货物可用性法》,对Nexperia启动干预程序。该法原本针对战时物资管制,此次被扩展用于所谓经济安全考量,直接冻结公司资产,罢免中方首席执行官,并将股权置于第三方托管之下。荷兰经济事务部声称,此举旨在防范供应链中断风险,保护欧洲汽车产业自主性。文件显示,美方早在8月推出“穿透规则”,针对控股超50%的外国子公司,如果母公司如Wingtech被列入实体清单,子公司须同步受限。美国商务部文件明确要求荷兰更换Nexperia管理层,否则影响对美出口。这次行动并非孤立,体现了盟友间默契协调,荷兰选择顺从,以换取地缘红利。 中国商务部迅速反击,于10月4日发布公告,对Nexperia实施出口管制,禁止特定功率半导体组件和关键原材料从中国出口。该措施精准锁定公司痛点,覆盖碳化硅器件和氮化镓模块,这些部件多在中国深圳和无锡工厂生产。管制启动后,Nexperia欧洲生产线面临库存告急,产量下滑15%以上。全球汽车制造商如福特和大众发出警告,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数周停产,经济损失达数十亿欧元。中国此举并非泛化报复,而是对等回应,强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加强稀土出口审查,进一步放大影响,因为这些元素是半导体掺杂的核心原料,荷兰依赖进口达90%。 这场博弈迅速波及产业链下游。Nexperia的比利时和德国分厂减速运转,工程师调整参数以节省材料,报告显示交付延误率升至30%。欧洲芯片协会公开表态,呼吁政府平衡安全与合作,避免过度干预损害竞争力。荷兰股市反应剧烈,Nexperia相关指数盘中跌幅超5%,投资者转向多元化供应商。美方虽未直接卷入,但其“穿透规则”被视为导火索,暴露了单边主义对多边贸易的破坏。全球半导体市场本已紧张,此事加剧不确定性,推动企业加速本土化布局,却也抬高成本。 荷兰政府很快感受到压力。经济事务部长Micky Adriaansens于10月20日公开声明,将在情报共享上与美国划清界限,避免过度卷入争端。她随即访华,在北京会晤中方官员,承诺推动公平投资环境,并启动Nexperia托管程序审查。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部分豁免管制,允许特定低风险组件出口,作为回应荷兰让步的信号。Nexperia董事会重组,中方高管逐步回归,股权托管逐步解除。公司公告显示,已恢复部分中国订单,预计11月底供应链趋稳。这场风波以双边谈判收尾,荷兰支付了信誉代价,未来外资吸引力或将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