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白应苍,不就是明天的沈伯洋吗? 沈伯洋这几年在台岛上的名气其实不小,靠着“黑熊学院”搞所谓的“全民防卫教育”,他把自己包装成“安全专家”,但骨子里其实就是在给岛内民众灌输分裂思想。 每次岛内局势紧张,他都跳出来鼓吹“大陆威胁”,煽动岛内人的恐慌情绪。 其实大部分普通人都明白,这种渲染不过是为自己和背后的势力捞取好处。 沈伯洋本人也并不避讳,经常在各种场合大谈“台独”,还时不时和外部一些反华势力有互动。 说白了,他就是想在两岸之间搅浑水,顺便刷点存在感,赚点政治资本。 不过,这样的“表演”能撑多久? 白应苍当年也曾在台岛“独派”圈子里风风火火,结果2021年公安部点名通缉,立刻就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刚开始他还挺“硬气”,和大陆叫板,想靠岛内和外部的支持撑一撑。 但没多久,现实就让他明白,这条路走不通。 外部靠山靠不住,岛内的声势也撑不起来,最后只能低调下来,自己慢慢边缘化。 现在沈伯洋也是一样的路子,被点名通缉之后,台岛当局例行公事地表个态,说什么谴责大陆“打压”,然后又搬出所谓“国际社会”撑腰。 这些说辞在岛内其实早就让人听腻了,真正能帮上忙的,谁也说不上来。 沈伯洋被通缉后,不仅向台岛当局“喊话”,还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向美西方国家寻求支持,甚至直接喊话特朗普政府。 但岛内外都明白,外部靠山终归靠不住,岛内支持也在慢慢流失。 现在的台岛民众,大多数更关心自己的生活,对于鼓吹分裂的“台独”分子,越来越觉得是添乱。 公安部这次点名沈伯洋,完全是依法依规,没什么可争议的。 大陆方面对于分裂国家的事情一直态度坚决,法律面前没有特殊。 两岸关系之所以紧张,说到底就是岛内这些年“台独”势力煽风点火。 大陆多次强调,和平统一是一贯方针,但绝不会让分裂势力有可乘之机。 像沈伯洋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在把台岛老百姓的利益当筹码。 每一次鼓吹分裂,受害的都是普通百姓,而他自己却能刷热度、捞资源。 台岛当局其实也知道外部环境变了。 表面上嘴硬,私下里谁都明白,国际支持是靠不住的。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更加重视自身利益,台湾地区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真要到了关键时刻,谁会为了“台独”分子豁出所有? 岛内舆论也起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两岸如果真的闹僵,日子难过的还是自己。 大家想安稳过日子,不想被这些政治人物利用。 说到底,白应苍和沈伯洋两人的经历,其实就是一个警示。 两岸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理性和沟通解决,不是靠某些分裂分子的口号和炒作。 每当“台独”分子高调出场,最后被依法追责,岛内外关注度一阵子就过去了。 时间久了,大家会发现,真正能影响历史进程的,还是大势。 沈伯洋被通缉后,岛内不少人反而更冷静了,有人说“苦的是我们老百姓”,有人说“和平最重要”,其实这才是主流民意。 大陆依法治“独”,配套措施越来越完善,对分裂势力形成了有力震慑。 像限制入境、冻结财产这些措施,不只是针对某个人,更是向全社会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分裂国家没有出路。 被点名的“台独”分子,今后无论在岛内还是在国际上,空间都会越来越小。 岛内社会如果继续被这些分裂分子绑架,受损害的只能是自己。 时间会证明,什么样的选择才真正符合台岛同胞的利益。 现在的台岛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理性。 两岸都是中国人,和平发展才有未来。 分裂的声音虽还存在,但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有市场。 沈伯洋们拼命制造对立,但最终还是挡不住时代的洪流。 台岛的未来,不能被极少数分裂分子绑架。 大陆坚持依法打击“台独”分裂分子,正是为了维护包括台岛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 今天的白应苍,不就是明天的沈伯洋吗? “台独”分子不管怎么换人、怎么包装,结果都是一样的。 岛内社会也在慢慢觉醒,大家越来越明白,只有回归理性,珍惜和平,才能让生活越来越好。 分裂没有出路,和平才是最大的福气。 这一点,是所有台岛同胞都该好好想明白的。 历史不会重演,但规律总会重复,真正把百姓利益放心上的人,都知道该往哪条路走。 参考:白家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白所成、白应苍等5人被判死刑——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