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车企转型缓慢,利润大幅度下滑 丰田、本田仍靠混动与轻型车基本盘“大而难倒”

有渔儿 2025-11-06 17:41:06

日本车企转型缓慢,利润大幅度下滑 丰田、本田仍靠混动与轻型车基本盘“大而难倒”,但盈利能力已现拐点;铃木、大发在微型车领域暂时安全;马自达、斯巴鲁、三菱体量小、转型慢,被迫寻求合并或退出部分市场。整个日系车正在从“全球扩张”转向“本土守成+选择性战场”的收缩阶段。 - 利润集体缩水:丰田、本田、日产 2024 年三季度净利跌幅均超 50%,主要受在华价格战、北美促销补贴和日元贬值原材料成本三重挤压 。 - 造假“系统性”曝光:2024 年 6 月起,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五家接连被日本政府通报认证舞弊,涉及 38 款车型、约 500 万辆车,集体“鞠躬道歉” 。 - 电动化落后:日本本土 BEV+PHEV 占比仅 3%,与中国品牌在欧洲、东南亚快速扩张形成鲜明对比;比亚迪 2025 年在日本仍只售出 331 辆,但已让日系车企警惕“狼来了” 。 - 海外市场收缩:铃木、斯巴鲁退出泰国,本田、日产关闭中国工厂,丰田推迟墨西哥电池工厂,显示“利润优先、战线收缩”成为共同策略 。 1. 丰田:绝对销量仍一家独大,但利润已显疲态 - 2025 年一季度(4–6 月)营业利润同比下滑 55%,净利润暴跌 61%,与日产一样受到全球价格战和混动红利递减的冲击 。 - 不过在日本国内,丰田 3 月市占率仍达 29.1%,Yaris/Cross、Corolla/Cross 等混动车型继续霸榜,品牌惯性巨大 。 - 隐患在于 2024 年被查出“行人保护”与“碰撞测试”数据造假,已引发召回并损害品牌公信力 。 2. 本田:销量稳第二,利润同样“腰斩” - 2024 年 7–9 月净利润下滑 61% ;在华销量连续 18 个月负增长,被迫宣布 2025 年前再关闭 2 座中国工厂。 - 日本国内 3 月销量 76 326 辆(+4.1%),仅次于丰田;轻型车 N-BOX 仍是“国民神车” 。 - 电动化节奏迟疑,纯电车型“Honda 0”系列 2026 才上市,被评论认为“放不下身段” 。 3. 铃木:靠微型车基本盘稳住现金流,但海外收缩明显 - 2025 年 3 月日本销量 72 185 辆(-13.0%),轻型车 Spacia 仍居细分市场第二 。 - 泰国工厂已确定 2025 年底前关闭,印尼产能减半,战略重心退回日本+印度两大“小车堡垒” 。 - 2024 年同样卷入“制动测试数据”造假,面临日本国土交通省调查 。 4. 大发(丰田系):销量暴涨但信誉刚遭“重锤” - 因 2024 年底停产车型恢复供应,2025 年 3 月销量同比暴增 240%,Tanto、Move 等轻型车增速超 1000% 。 - 然而 2024 年 12 月被曝出“侧面碰撞测试”作弊,社长辞职,4 款主力车型停售,短期内销量高增更多来自“回补订单”,后续能否持续存疑 。 5. 马自达、斯巴鲁:体量小、利润波动大 - 马自达 2025 年 3 月日本销量 19 837 辆(+23%),但 2024 年被查出“安全气囊信号篡改”“发动机功率测试造假”,已引发大规模召回 。 - 斯巴鲁同期销量 13 282 辆(+22.9%),美国市场占其全球销量 60%,受美元汇率与关税政策影响极大;泰国工厂已宣布 2026 年关闭 。 6. 三菱:体量最小,靠东南亚“续命” - 日本国内月销不足 1 万辆,但泰国、印尼占其全球销量 70%,正与本田、日产磋商 2025 年 6 月前合并,若成行将组成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

0 阅读:33
有渔儿

有渔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