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想等了!中国统一台湾已成定局,他们也早就看明白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能不能抢在统一之前,把命门芯片链搬回自己手里。 美国人这几年在芯片供应链上动静不小,主要就是怕台湾出变故,尤其是中国统一台湾的势头越来越明显。全球半导体市场里,台湾占了大头,特别是台积电生产了全世界80%以上的先进芯片。 手机、电脑、导弹、无人机,全都离不开这些东西。美国之前总觉得台湾是自己手里的牌,供应链稳,可现在形势变了,他们开始慌了,得赶紧把关键部分搬回本土。 202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砸出520亿美元补贴,目的就是吸引台积电、三星这些公司在美国建厂。 补贴加上税收减免,力度大得很,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投了650亿美元建厂群,三星在得克萨斯州泰勒市也砸了170亿美元。听起来挺猛,但实际操作起来,问题一大堆。 亚利桑那沙漠多,水资源短缺,建厂得额外拉管道供水,成本比台湾高出三成。 劳动力也成难题,美国本地熟练工人少,台积电得从台湾调人过来,还得跟当地大学合作培训,每年才出500个学生,远不够用。 结果,第一座厂原计划2024年投产,拖到2025年初才勉强启动,还只是N4工艺,产能只占台积电全球的5%。第二座厂要等到2028年,先进2nm、1.6nm技术还牢牢钉在台湾本土。 英伟达这些大客户的关键订单,还是得往台湾送,因为美国交货跟不上。 三星情况也不乐观,得克萨斯厂原定2024年开工,结果因为客户订单少,合同纠纷多,推迟到2026年下半年。供应商们犹豫不决,设备堆在仓库里等消息,本土芯片需求撑不起这么大产能。 三星承认,这厂子建起来也难找到足够买家,技术迭代太快,客户现在要2nm的,他们的4nm改造起来费钱费力。 全球半导体生态是个链条,台湾有几千家配套供应商,从晶圆切割到封装测试,效率高成本低。美国供应商链不全,物流也慢,英特尔想趁机上位,推出18A工艺,但比台积电落后5年,2025年下半年才开始量产。 英特尔还想跟台积电合资学技术,可台积电哪肯轻易放出核心东西。 特朗普上台后,更急眼了,2025年3月直接宣布对进口芯片征100%关税,逼企业把产能移到美国,移了就能豁免。 白宫说是要保护本土产业,可实际效果有限。苹果、英伟达嘴上说支持美国制造,转头就把大部分订单留在台湾,因为可靠性和速度在那摆着。 英伟达老板黄仁勋公开表态,人工智能引擎得在美国造,但他们跟台积电合作的芯片,第一片晶圆还是在亚利桑那出厂的,产能小。 美国努力失败,供应链核心仍然留在台湾。特朗普政策促本土投资,未改大局。整体看,美国这赛跑布满坑,统一大势挡不住,芯片霸权梦难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