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底气!6日报道,面对美国无理指责,耿爽大使火力全开:既然美方直接点名了

文史充点站 2025-11-07 19:20:24

这就是中国底气!6日报道,面对美国无理指责,耿爽大使火力全开:既然美方直接点名了,那我也就不再含蓄了!中国有14亿人口,GDP总量占世界第二,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有目共睹。反观美国两度退出巴黎协定,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最大的障碍。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一场边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耿爽回应了美方代表的质疑,这段发言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不少人认为他的回应有理有据。 美方代表在会上提出,中国作为排放大国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耿爽在回应时列举了一组数据:中国人均碳排放量约为7.4吨,而美国为15.5吨,接近中国的两倍,他表示从历史累积排放来看,发达国家的责任更大。 耿爽还提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球的55%,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的60%,这些数字说明,中国在减排方面确实在采取实际行动。 他在发言中特别指出,美国在2017年退出《巴黎协定》,直到2021年才重新加入,这期间全球气候合作进程受到了一定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的态度对全球气候治理至关重要。 从产业角度看,中国的绿色转型速度确实比较快,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3年全球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约60%在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在电池技术、光伏组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增加。 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北极冰川加速融化、极端天气频发,这些现象在各地都有体现,去年夏天,欧洲多国遭遇高温热浪,亚洲一些地区则经历了严重洪涝。 中国在气候问题上投入大量资源,一方面是履行国际责任,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空气质量改善、能源结构调整,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质量。 不过气候治理不能只看某一年的数据,更要看长期趋势和实际效果,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时间表制定得比较激进,意味着产业转型的压力很大。 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进程启动得早,在过去两百多年里累积的排放量占了大头,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他们确实应该在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多做一些,但目前来看,承诺的资金到位率并不高。 耿爽在发言最后提到,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指责,各国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加快绿色转型、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能力上,而不是互相推责。 “耿爽大使这波回应堪称“教科书式打脸”!美国自己两进两出《巴黎协定》,跟逛菜市场似的,还好意思指责中国?咱们人均碳排放不到美国一半,但新能源车、风电装机量都是世界第一,这叫“光说不练”?建议美国代表先看看自家碳排数据再开口。” “最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喊着“楷模”,一边欠着联合国气候基金上亿美元会费,小岛屿国家等着救命钱应对海平面上升,美国直接甩手不干,这哪是超级大国,分明是“超级甩锅侠”。” “作为环保行业从业者,真心佩服中国的执行力。咱们风电装机容量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碳市场交易额近300亿元,美国除了打嘴炮,到底做了啥实事?建议下次气候大会直接直播各国减排数据,看谁脸红。” “别光盯着碳排放总量!中国14亿人,GDP占全球第二,但人均历史累积排放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发达国家污染两百年,现在想用“公平”绑住发展中国家?双标玩得溜啊。” “从柴米油盐看气候问题:国内新能源车普及后,老家雾霾天少多了,光伏板直接装到农村屋顶。美国退群一次是任性,退两次就是不负责任,全球变暖淹了岛国,他们赔吗?” “耿爽那句“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太解气了!欧盟、小岛屿国家为啥都站中国?因为咱们真金白银投绿色项目,南南合作帮非洲建光伏电站。美国除了军费开支世界第一,气候资金倒是一直“打白条”。” 如果你来给美国气候政策打分,你打几分?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用具体事例支撑观点,点赞最高的三位网友送”神评勋章“!    信源:环球网

0 阅读:6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