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11月8日凌晨俄军的远程精确打击, 乌克兰境内所有的火力发电厂都已关闭运营。 熟悉乌克兰电力状况的人都知道,这家最大的电力生产商承担着全国近 40% 的电力供应,旗下涵盖了火力发电站、水力发电站以及风力发电场等多种类型的发电设施。 以往这个时候,为了应对冬季用电高峰,这些发电站都会满负荷运转,提前储备足够的煤炭和天然气,确保居民供暖和日常用电不受影响。可如今,受持续冲突影响,不少发电设施遭到损坏,输电线路也频繁出现故障,之前还能维持部分区域的电力供应,没想到现在直接降到了零。 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提到,他们已经尽力修复受损设备,但关键零部件短缺,加上外部环境不稳定,根本无法恢复正常发电,只能眼睁睁看着电力供应陷入瘫痪。 电力全面中断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在基辅、哈尔科夫等大城市,不少居民楼已经连续三天没有通电,电梯停摆,高层住户只能徒步上下楼;家里的冰箱无法使用,储存的食物开始变质,不少人只能每天出门采购当天的食材; 更让人难受的是供暖系统,没有电力驱动,暖气根本无法输送到居民家中,晚上只能靠厚厚的棉被和暖水袋勉强御寒。有居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家里的温度已经降到了 8 摄氏度,孩子和老人只能裹着羽绒服坐在沙发上,连洗手都要用冰凉的冷水,生活变得格外艰难。 除了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也几乎陷入停滞。乌克兰的钢铁、化工等行业对电力依赖度极高,没有电力,工厂的生产线全部停工,大量工人被迫休假。位于第聂伯河沿岸的一家钢铁厂负责人表示,他们原本正在赶制一批订单,现在突然断电,不仅无法按时交货,还得承担违约金,工厂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更严重的是,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也因为没有电力无法正常运转,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了停水情况,居民只能到指定地点排队接水,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 为了缓解电力短缺的问题,乌克兰政府紧急启动了应急方案,一方面向国际社会求助,希望能获得发电机、燃料以及电力设备零部件等援助;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严格的电力配给制度,优先保障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电力供应。 志愿者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向居民分发蜡烛、热水袋、保暖衣物等物资,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应对眼前的困境。可即便如此,面对全面断电的现状和即将到来的严寒冬季,这些措施也只是杯水车薪。 有专家估算,要想恢复部分电力供应,至少需要修复 20% 的受损发电设施和输电线路,这不仅需要大量资金和物资,还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短期内很难实现。 随着冬季的脚步越来越近,乌克兰的天气会越来越冷,电力短缺的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后果不堪设想。不少居民开始担心,要是持续没有电力和供暖,老人和孩子的健康可能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乌克兰的情况,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承诺提供援助,但援助物资的运输和分发还需要时间。 现在,整个乌克兰都在期盼着电力能够尽快恢复,期盼着能有一个相对温暖的冬天,可这个愿望能否实现,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 信息来源:新华网:乌克兰最大电力生产商:所有电力输出降至零 冬季供电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