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党参议员里克·斯科特已立即开始起草法案,以响应川普总统的要求,将奥巴马医改的资金直接发放给民众,而不是大型保险公司。 先得说说奥巴马医改原本的资金运作模式,才能明白这次法案调整的关键在哪。奥巴马医改(正式名叫《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推行后,联邦政府会拨出大笔资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支持民众看病:一种是给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群发 “保费税收抵免”,但这笔钱不是直接给到个人手里,而是由政府直接打给保险公司,用来抵扣民众的保费;另一种是给保险公司提供 “风险走廊补贴”,帮保险公司承担部分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 这么一来,大部分医改资金都会先经过保险公司的手,再间接惠及民众。这些年一直有人吐槽,说大型保险公司借着这个机会赚了不少钱 —— 比如 2024 年数据显示,美国前五大健康保险公司从奥巴马医改资金中获得的营收占比超过了 30%,有的公司甚至靠这笔资金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 15%。 而普通民众呢,虽然保费有补贴,但还是得面对保险公司时不时上涨的自费比例、复杂的报销流程,不少人觉得 “钱没花在刀刃上”。 特朗普之前在竞选集会上就多次提到要改这个模式,他觉得 “政府的钱应该直接让老百姓自己支配,而不是让保险公司当中间商赚差价”。 今年 10 月底,他更是明确呼吁国会推动法案修改,要求将奥巴马医改中用于补贴保费的资金,改成 “直接发放给符合条件的民众”,让大家拿着钱自己选保险、付医疗费,这样既透明,又能让民众有更多选择权。 而里克・斯科特作为共和党内对医改议题一直很活跃的议员,立刻就接了这个活,宣布要牵头起草法案,把特朗普的想法落到纸上。 根据斯科特团队透露的法案初步构想,这次调整的核心就是 “资金直达民众”。具体来说,原本联邦政府拨给保险公司的 “保费税收抵免”,会改成 “医疗补贴券”,符合条件的民众(比如家庭年收入低于联邦贫困线 400% 的人群)可以直接申领这张券,拿着它去任何一家合规的保险公司购买医保,或者直接抵扣医疗费用。 而且为了防止保险公司变相涨价,法案还计划加入 “价格透明条款”,要求保险公司公开不同险种的具体保费、报销比例,甚至是常用药品的定价,让民众能货比三家。 另外,之前给保险公司的 “风险走廊补贴” 也会缩减,省下的钱会补充到 “医疗补贴券” 资金池里,确保能覆盖更多低收入人群。斯科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个方案就是要 “把主动权还给民众,让每一分医改资金都能真正帮到需要的人,而不是进了保险公司的口袋”。 不过这个法案刚起步,质疑的声音就不少。首先是保险公司这边,已经有行业协会站出来反对了。美国健康保险协会(AHIP)发表声明说,要是资金直接给民众,保险公司会失去稳定的资金来源,尤其是承担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可能导致部分保险公司退出医保市场,反而让民众的选择更少。 他们还举例说,2017 年曾有几个州试点过类似的 “直接补贴民众” 模式,结果当地有 3 家小型保险公司因为亏损退出,导致部分区域的医保覆盖率下降了 5%。 还有民主党议员提出担忧,觉得直接发补贴券可能会让部分民众 “乱花钱”。比如有的民众可能为了省钱,选了保障范围特别窄的保险,真到需要看病的时候还是负担不起;还有的人可能把补贴券的钱挪作他用,最后没买医保,反而增加了无保险人群的数量。 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就公开表示,“医改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能看得起病,不是简单地把钱发出去就完事了,得有配套措施确保民众真的能用这笔钱买到靠谱的医保”。 当然,也有不少支持的声音。比如一些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公益组织,觉得直接发钱能让民众更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服务。 美国社区健康联盟的负责人就说,之前有不少低收入家庭反映,保险公司提供的 “补贴套餐” 不一定符合他们的需求,比如有的家庭有慢性病患者,需要特定的药品报销,但保险公司的套餐里偏偏不包含,“要是能自己拿着钱选,就能避开这些问题”。 还有一些共和党议员也表态支持,认为这是 “减少政府干预、回归市场自由选择” 的重要一步,能倒逼保险公司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价格。 目前斯科特的法案还在起草阶段,具体的资金规模、申领条件、监管措施都还没敲定。不过按照计划,法案初稿会在 12 月初提交给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审议,之后还要经过多轮修改和投票,能不能通过还是个未知数。 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事儿已经把奥巴马医改的资金流向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 到底是该让保险公司做 “中间商” 确保服务稳定,还是让民众直接拿钱自己做主,两种模式的博弈,恐怕还要持续好一阵子。 信息来源:新华网: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斯科特启动医改法案起草 拟将资金直接发放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