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遭水灾,一百四十多万人急需救援,转头就向中国求助,我们外交官的回应,网友看了都忍不住点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菲律宾最近可真是多灾多难,先是地震还没缓过劲来,紧接着超强台风“海鸥”又带着3米高的风暴潮扑面而来。 这一下子,整个国家都炸开了锅,204人没了命,109人到现在还下落不明,将近300万老百姓都受了灾。 最惨的是那些重灾区,洪水淹到屋顶,老百姓只能爬上房顶等救援,救援队得划着冲锋舟才能进去送吃的喝的。 马科斯总统一看情况不对,赶紧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然后就开始满世界找人帮忙,11月6日那天,菲律宾外交部正式向好几个国家发出求援信号,其中就包括中国。 说实话,这也不是第一回了,菲律宾一遇到事儿就想起中国来,2006年那次大水灾,咱们给了100万美元加一堆救灾物资;2013年台风“海燕”那会儿,咱们不光捐了200万美元,还专门派了海军医院船千里迢迢跑去救人。 可这次咱们外交部的回应跟以前有点不太一样,外交官先是客客气气地表达了对灾民的关心和慰问,但接下来就把实际情况摆在了桌面上:咱们国内广东那边也正闹洪水呢,地方政府刚拨了2000万救灾款,中央这边也准备追加快两个亿,全国还预留了300亿的防汛资金随时待命。 话说得很明白,家里现在也一地鸡毛,实在抽不出多余的人手和物资去搞大规模援助。 这番话一出来,网上可就热闹了,不少网友直接竖起大拇指,说终于看到政府不打肿脸充胖子了,有人说这才是正常国家该有的样子,自己家里还一堆事儿没处理完呢,哪有余力去管别人家的闲事。 这可不是说中国人冷血无情,而是大家心里都有本明白账:广东那边多少人家还泡在水里等着安置,多少房子等着重建,这时候要是把资源都送出去了,自己家老百姓怎么办?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菲律宾这些年的骚操作了,按理说邻居有难帮一把是应该的,可问题是这个邻居有点不地道,一边从你这儿拿好处,一边转头就在南海问题上跟你对着干。 更过分的是,以前给他们的救援物资,有些居然被挪用到军事上去了,这不是拿善意当儿戏吗?平时不断在黄岩岛附近制造摩擦,还隔三差五请美国军队来家门口搞演习,这种行为放在谁身上都会觉得膈应。 其实菲律宾这次灾情这么严重,跟他们自己也脱不了干系,260亿比索的防洪预算,建了511个防洪项目,结果洪水一来全都不顶事。 现在爆出来这些项目里藏着严重的腐败问题,钱都不知道被谁装兜里去了,防洪工程质量那么差,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当然派不上用场,所以说啊,老想着出事了找别人帮忙,还不如把自己家里的问题先解决明白。 咱们这次的回应其实挺有讲究的,没有像以前那样二话不说就答应援助,也没有冷冰冰地直接拒绝,而是把账本亮出来给大家看,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不想帮,是真的没有多余的能力。 这种坦诚的态度反而赢得了更多尊重,因为它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的善意不是无限量供应的,想要别人真心帮你,自己先得拿出点诚意来。 有些人可能会说,大国不就应该有大国的样子吗,别人有难就该伸手帮忙啊,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大国担当不等于无底线付出。 帮助别人的前提是自己得有余力,连自己家人都照顾不好,谈什么国际责任?这次中国的表态恰恰体现了一种成熟的外交智慧,不虚伪不勉强,有能力帮的时候绝不含糊,暂时没能力的时候也不硬撑。 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部并没有说完全不管菲律宾的事儿,只是暂时没法进行大规模援助,中方一直在关注灾情进展,还特别提醒在菲律宾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这种克制的态度跟那些只会喊口号的国家比起来,反而更显得务实可靠,毕竟国与国之间的相处跟人与人打交道是一个道理,没有相互尊重这个基础,关系根本长久不了。 说到底,这次回应给所有国家上了一课,想要获得真诚的帮助,光会在困难时伸手可不行,平时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要是一边接受援助一边搞小动作,迟早会把别人的耐心消耗光。 中国的善意一直都在,只是现在多了个“相互尊重”的门槛,这个门槛既保护了善意不被滥用,也让国际交往变得更加理性和健康。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