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存储价格大涨,梳理下相关常识,是有点混1.因为AI需求,HBM成了存储焦点

烨华聊商业 2025-11-10 12:40:52

近期存储价格大涨,梳理下相关常识,是有点混

1. 因为AI需求,HBM成了存储焦点有段时间了。现在反而是其它存储涨价更多,有NAND flash、SSD、DRAM、HDD等多种存储,因为各种关联的原因都在涨价。主要原因是国际存储大厂产能转向HBM,导致其它产品供给不足。

2. 存储主要分两种,断电信息就没了的,这是DRAM和HBM,都叫内存,HBM是访问速度快。断电信息还在的,是NAND以及HDD。HDD就是机械硬盘,NAND是芯片。HDD以前叫“磁盘”,最早容量小的叫“软盘“,后来叫“硬盘”,原理都是改变磁盘表面的磁性方向来存储0和1。NAND是半导体晶体管,速度快。还有些变体,如用于车规级的存储。

3. NAND flash就是存储芯片,叫“闪存”,别的啥也没有。SSD就是把NAND flash加上主控+缓存+PCB+接口,能像硬盘一样读写了,就是SSD硬盘。手机里存储数据不是HDD,是用NAND flash来存数据,但和主控封装在一起,都放进主板,叫UFS/eMMC,算是个嵌入式模式,不能动。所以手机卖出后没法增加存储,电脑增加SSD硬盘容量很容易。HDD硬盘价格,容量越大,每GB越便宜,因为主控、缓存这些成本是固定的,加盘片成本不高。而SSD硬盘主要成本是NAND flash芯片,容量大了每GB也不便宜。所以1TB的SSD硬盘只比HDD贵一点,到4TB就要2-3倍了,更大的能差10倍。

5. 中国NAND flash生产不太落后了,也就2年差距,是长江存储的巨大技术贡献,Xtacking可能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最国际知名的原创技术,三星美光等国际大厂都要用。是把一个难生产的存储芯片,拆成两个部件都降低生产难度,最后再严丝合缝搭一起,已经做到232层。虽然市场份额仍然低也就5%上下,美国也卡生产设备,但在芯片各领域算是国产情况相当好的。比较离奇的是,中国HDD机械硬盘产业是空白,市场份额0%,希捷、西部数据、东芝三家垄断。这是因为中国集中资源突破NAND/DRAM,未将HDD作为重点。HDD不算正宗半导体产业,虽然精密机械、磁头、盘片涂层技术壁垒挺高,核心部件供应链被日美掌控,但战略意义要低一些,美国也没用它来限制中国高科技。

6. 在内存方面,DRAM领域中国差距是约5年,长鑫存储搞了DDR4和DDR5。DRAM芯片生产技术路线有1x/1y/1z以及1a/1b/1c。1x是制程是16-19nm,算是10nm级工艺,1y是14-16nm,1z约12-14nm,注意这个nm是说存储芯片的制程体系,和逻辑芯片说的等效制程不能同样理解。中国用DUV光刻机搞成了1x量产,已经有市场份额了(2024年4.1%,2025年约6.5%,规划产能更高),部分产线已向1y/1z过渡。但由于1a开始要用EUV光刻机,就被卡,1c到10nm以下了。

7. HBM和DDR内存底层技术差不多,都是晶体管存储0-1,最大区别是带宽有约10倍,用于GPU快速数据传输。如HBM搞1024位超宽并行,而DDR是64位,虽然HBM的频率低些,但总体传输速率高得多。DDR像是8车道,每辆车速300公里,而HBM是1000个车道,每车限速60公里。这么高的并行,是GPU的套路,需要先进封装。所以,中国能生产DDR,理论上也能做HBM,就是指标差一些。HBM和DDR都不停地指标进步,中国因受限,只能做HBM2,国际大厂已经是HBM4了。内存方面,主要还是EUV光刻机卡了影响技术路线。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70

用户15xxx70

2
2025-11-10 19:04

易拓不就国产的HDD 原来IBM技术 后面卖给日立环球了

猜你喜欢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