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亲华的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中国的国力与美国不相上下,但如果中国孤军作战,独

阿智通鉴 2025-11-10 14:28:28

日本亲华的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中国的国力与美国不相上下,但如果中国孤军作战,独自对付美国还是不太明智,中国需要和日本和韩国合作,一起对付美国。”他说的对,理是这样的,要韩日和中国一起对付美国,真是难,不是一般的难。假如他们中国一起对付美国结果就大不一样。   2025年7月,在北京清华的世界和平论坛上,鸠山由纪夫作为嘉宾发言时提到,中国经济实力已经和美国差不多,但如果中国自己单干,对上美国还是吃亏,他建议中国拉上日本和韩国,一起应对美国的影响。这观点一出,台下不少人都在点头,可私下里讨论时又都皱着眉——谁都知道这理儿没错,真能三国联手,东北亚的力量天平肯定得变,但这难度,实在是大到没边儿。   毕竟现实就摆在哪儿,日本和韩国早就是美国的“铁杆盟友”,韩美同盟、日美安保条约这两根绳子,把两国绑得死死的,而绳子的另一头,攥在美国手里。鸠山自己大概也清楚这层难处,不然也不会感慨“不是一般的难”。要我说,这难就难在美国有的是办法把日韩攥在手里,根本不给他们和中国并肩的余地。   就说军事上吧,美国最擅长的就是把日韩往自己的战车上绑,还特意撮合这两个有历史恩怨的邻居搞军事合作。前几年美国就一直推着日本和韩国签那个《军事情报保护协定》,说是为了制衡朝鲜,其实说白了就是想让日韩建立直接的军事联系,形成美日韩三角同盟。   要知道,这可是日本二战后第一次和韩国签双边军事协定,日韩民间本来就因为历史问题互相不对付,韩国国内反对声浪特别大,执政党一开始都直说这协定“和人民感情相矛盾”。   可架不住美国施压啊,韩美“2+2”会谈上,美国直接明说希望早日签,韩国政府再不愿意也得硬着头皮推进,最后虽然因为大选推迟了签字,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不达目的绝不会罢休。这就等于把日韩的军事力量拧成一股绳,牢牢拴在美国主导的东北亚安全格局里,他们哪儿还有余地跟中国搞“对抗美国”的合作?   光撮合还不够,美国在日韩本土的军事基地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日本的横须贺港驻着美国第七舰队,这可是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核心军事支点,等于把航母直接停在了日本家门口;韩国的乌山空军基地更是美军在东亚的“空中枢纽”,战机随时能起飞辐射整个地区。   这些基地可不是简单的驻军,而是深度嵌入日韩防务体系的“钉子”——一旦出事,美军能直接调动这些基地作战,日韩的军队还得配合。   你想啊,要是日本真敢跟中国联手应对美国,先不说条约怎么约束,就横须贺港里的美军舰队往那儿一摆,日本政府也得掂量掂量后果;韩国更不用说,连战时指挥权都还在美国手里,真要跟美国对着干,等于把自己的国防命脉交出去了,谁敢冒这险?   军事上绑死了还不够,美国在经济上也攥着日韩的“命脉”。日本的半导体、汽车产业,韩国的三星、现代,这些支柱产业要么依赖美国的技术授权,要么靠美国市场吃饭。前几年日本想在某些高科技领域跟中国加强合作,结果美国一句话,就卡住了日本关键零部件的出口许可,吓得日本赶紧收敛;韩国更惨,当年因为贸易问题跟美国起了摩擦,美国直接对韩国的钢铁、电子品加征关税,一下就让韩国出口企业损失惨重。   日韩心里都门儿清,要是真跟中国抱团对抗美国,经济上肯定得挨重锤,到时候国内的企业得闹翻天,执政党能不能坐稳位置都不好说。这种经济上的“软控制”,比军事威胁还让人难受,毕竟民生和就业才是政府的根基。   更关键的是,美国还能影响日韩的内政。就说日本吧,鸠山自己当年当首相时,也想推动中日韩合作,结果没多久就因为美军基地搬迁的问题被搞得焦头烂额,最后黯然下台。日本自民党里的亲美派势力庞大,很多政客跟美国的军工复合体、资本集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想推动亲华政策简直难如登天。韩国更不用说,每次总统大选,美国驻韩大使都会“不经意”地对候选人的对华政策表态,这明摆着就是干涉内政。国内的亲美媒体再一造势,任何想跟中国走近的举动都会被贴上“背叛盟友”的标签,哪个政客敢轻易碰这红线?   所以你看,鸠山说的理儿确实对,中日韩加起来的经济规模、市场潜力都足够跟美国掰掰手腕,可架不住美国早把网织好了。军事上有同盟条约和基地盯着,经济上有产业链和市场卡着,内政上还有亲美势力看着,日韩就算心里想跟中国合作,也得先过美国这关。美国最擅长的就是把盟友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让他们只能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想跳出去?门儿都没有。   这就是现实,鸠山的提议再好,也抵不过美国几十年布下的局。中日韩合作应对美国,听起来是强强联手的好事,但真要落地,就得先打破美国对日韩的层层控制,这难度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简直是要动美国的“奶酪”,美国怎么可能答应?所以说,鸠山的话更像是一种理想状态,真要变成现实,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