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栗頿聊 2025-11-10 16:11:06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索科洛夫会这么说,说到底还是俄罗斯现在在战场上太难了。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俄罗斯方方面面都被压得够呛。   经济上,西方搞的油价上限政策,让俄罗斯2025年前九个月的油气收入直接少了21%,这可不是小数目。   军事上更不用说,国防开支一下子涨到13.5万亿卢布,钱都花在打仗上,民生和教育的预算就被挤得没多少了。   社会层面也不太平,乌克兰的无人机老盯着俄罗斯的炼油厂打,现在国内汽油产量降了18%,还得限购,老百姓日子都受影响。   这种时候,俄罗斯肯定特别希望中国能再帮一把,而且是更实在的那种支持。   可中国这边,态度就稳得多,透着一股子战略耐心。咱们不是不管不顾,而是有自己的“建设性介入”方式。   比如2023年2月发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这几年也一直给乌克兰送人道主义援助,就是想留着外交解决的路子,同时也不想把自己拖进大国冲突里。   俄罗斯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在战场上尽快分出胜负,中国考虑的却是在全球格局变化里,怎么实现长期崛起,俩国着眼的时间不一样,对彼此的期待自然就差远了。   而且,中俄对“伙伴该怎么支持”的理解,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仗打久了,俄罗斯的期待早就不满足于跟中国搞搞经济合作了,甚至想往军事结盟那方向靠。   有些俄罗斯学者还拿中国的谨慎和朝鲜比,说朝鲜都直接给弹药,觉得中国没那么“铁”,这明摆着是希望中国能更深地卷进冲突里。   但中国的支持,一直都算得很清楚,有自己的底线。一方面,经济上确实帮了俄罗斯不少,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都到2450亿美元了,还能用人民币结算帮俄罗斯避开西方的金融制裁,算是给俄罗斯续了经济命脉。   可另一方面,中国始终没松口给致命性军事援助,就是怕被西方搞二级制裁。   之前美国说中国给俄罗斯提供微芯片、机床这些能用于军工的部件,也能看出来中国是在可控的风险里,用一种模糊的方式帮忙,说白了就是帮俄罗斯维持国家运转,但绝对不做军事上的“战友”。   索科洛夫敢说这话,其实也暴露了中俄在最终地缘政治目标上的不一样。索科洛夫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念过书,现在还在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工作的专家,他这么直白地说,其实是俄罗斯精英层里一些焦虑情绪的流露。   可中国的全球目标要大得多,咱们是想在跟美国竞争的同时,建一个多极化的世界秩序。所以中国的外交政策得服务于这个大目标,不可能把国家的未来绑在一场冲突上。   中俄这26年的战略伙伴关系,能这么稳,关键就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灵活性。现在俄罗斯为了打胜仗的需求,开始影响这种灵活性了,俩国之间的矛盾自然就显出来了。   说到底,索科洛夫这话说出来,不是中俄关系要破裂了,而是把俩国深层的战略不对等摆到了台面上。这也说明,就算是号称“无上限”的友谊,国家利益还是最重要的。   以后中俄关系能走多远,就看俩国能不能好好协调彼此的期待,守住各自的底线,把这些天生的不对等处理好。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