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却被武断地(认为)不属于中国!”紧接着,马斯克毫不避讳地指出:“是美国‘阻止了任何形式的统一努力。’” 一针见血,振聋发聩! 埃隆·马斯克作为科技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其言论总能搅动国际舆论。2023年9月,在All-In峰会上,当话题转向中美关系时,他基于多次访华经历,直言对中国事务有深入了解。马斯克指出,台湾问题对中国而言是核心关切,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的政策始终指向岛屿回归。他将台湾比作美国的夏威夷,强调从大陆视角看,这片土地与中国大陆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然而,现实中台湾被视为独立实体,这种局面被他描述为武断的划分。更尖锐的是,马斯克将矛头指向美国,指责华盛顿通过军售和外交干预,阻挡了各种统一途径。这种观点一出口,便引发热议,因为它触及了台海稳定的敏感神经。马斯克的分析并非空穴来风,他还对比了中美军力,中国在台海的部署正快速增强,而美国力量相对滞后,未来北京的优势将难以逆转。 马斯克的表态迅速在全球发酵,台湾当局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外交部长吴钊燮公开表示,台湾不是商品,不会出售,更非中国一部分。 这一反击直指马斯克的比喻,强调岛屿的自治地位和民主价值。台湾媒体和政界人士纷纷发声,认为马斯克的言论忽略了历史事实和民众意愿,将统一进程简化为外部干预的产物。另一方面,北京官方媒体赞扬马斯克的客观性,认为他的话道出了国际共识的一面。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肯定了这一观点,指出统一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国会则有议员致信马斯克,纠正他对台湾历史的认知,提醒其言论可能影响美中科技合作。 马斯克与中国渊源颇深,这也为他的言论增添分量。他自2013年起多次访华,2019年上海超级工厂投产标志着特斯拉在华布局的里程碑。2023年5月,马斯克第三次访华,与多位高层官员会晤,讨论电动车和AI合作。中国市场已成为特斯拉全球销量半壁江山,2023年上半年交付量超48万辆。马斯克赞赏中国基础设施的效率和创新活力,认为这与美国某些领域的停滞形成对比。在台海问题上,他强调和平统一的重要性,避免冲突对全球经济造成的破坏。马斯克的立场并非孤立,源于其商业考量:台湾芯片产业如台积电是特斯拉供应链关键,若台海生变,将直接冲击汽车和航天业务。 马斯克的成长离不开母亲梅耶·马斯克的影响,她的一生堪称励志典范。梅耶1948年生于加拿大,后随父母移居南非。她的父母是航空爱好者,用一辆卡车换来飞机,全家常驾机探索非洲大陆。这种冒险环境培养了梅耶的韧性,她大学主修营养学,同时涉足模特行业。1970年,她嫁给儿时同学埃罗尔·马斯克,一名工程师。婚后生下三子:埃隆、金巴尔和托斯卡。埃罗尔的工作忙碌,家庭重担多落梅耶肩上,她一边抚养孩子,一边维持职业生涯。婚姻中,她经历了长达9年的家庭暴力,身体和精神双重创伤。最终,她选择离婚,只求孩子抚养权,净身出户。这种决断虽艰难,却为孩子们提供了稳定环境。 离婚后,梅耶带着三个孩子在南非艰难度日。她白天在营养诊所工作,晚上操持家务,鼓励埃隆阅读科学书籍。1988年,埃隆17岁时移居加拿大求学,梅耶卖掉房产,全家跟进。在多伦多,她攻读营养学硕士,并出版饮食指南。埃隆转入美国大学后,又辍学创办Zip2公司,梅耶再次举家迁往加州。她不仅投资儿子创业,还亲手打理办公室事务。1999年,公司售出2200万美元,马斯克家族首次实现财务自由。梅耶的支持始终低调而坚定,她用实际行动教导孩子面对挫折。 梅耶的韧性在她的自传中得到完整呈现。2019年,《人生由我》出版,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并译成14种语言。书中详述从南非童年到单亲抚养的点滴,她分享教育孩子的实用方法:倾听多于说教,鼓励探索未知。梅耶强调,生活挑战虽多,但保持积极态度就能转化劣势。她继续模特和演讲生涯,2023年仍在国际场合分享经验。埃隆多次公开感谢母亲,称其为人生灯塔。这种母子故事有内涵地揭示了马斯克的内在动力:从贫困到首富的跃升,离不开根基的滋养。梅耶的一生如一堂接地气的课,教人用行动书写命运。 马斯克的言论虽引发争议,却折射出其理性主义的一面。作为SpaceX和Neuralink创始人,他总以数据和逻辑说话。在台海议题上,他预测中国军力将超美,基于公开报告:2023年中国海军舰艇总数达370艘,吨位世界第一。 美国虽有航母优势,但响应台海需跨洋,补给链脆弱。这种分析避免了情绪化,接地气地提醒企业主防范风险。马斯克的访华经历也强化了其视角:中国AI和新能源领域的投入,让他看到统一后的潜力。争议中,他的立场推动了理性对话,体现了科技领袖的责任感。这种深度思考,让人看到亿万富翁的另一面:不只是推特狂人,更是战略观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