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北京,女子带着还在上小学的闺女去逛了趟清华大学,本想着能激励孩子好

尘字心之所向 2025-11-10 23:02:50

“笑不活了!”北京,女子带着还在上小学的闺女去逛了趟清华大学,本想着能激励孩子好好读书,结果女儿却因为走的太累,宁可考职校也不考清华。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妈妈寻思着带孩子去顶尖学府感受一下氛围,说不定能激发她的学习动力。 母女俩开开心心进了清华园,一开始还挺新鲜,看看老建筑,瞧瞧荷塘月色,感觉特别好。 可走着走着,情况就不对劲儿了——这清华园也太大了点儿! 母女俩从东头走到西头,从南门逛到北门,一天下来,手机上的步数统计直接飙到了两万多步,小姑娘累得小脸通红,脚都快抬不起来了。 等到终于结束“校园一日游”,妈妈满心期待地问闺女:“怎么样,以后想不想来这上学啊?” 谁知小姑娘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一脸坚定地说:“妈,我打死也不考清华!” 妈妈一愣,忙问为什么。 孩子特实在地回答:“这也太大了,每天上课不得走断腿啊?我还是考个职业技术学院吧,学校小点,能少走点路。” 有网友调侃道:“前几年带娃去北京,也特意去了清北校园,我儿也是这样说的,考哪个学校都可以,坚决不考清华北大。” 另一位网友则幽默地评论:“好家伙,这参观效果‘拔群’啊,直接从清华快进到蓝翔了。” 孩子这种“用脚投票”的逻辑,虽然单纯得可爱,却点出了一个关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清华虽好,但光是“大”这一个特点,就已经让小姑娘望而却步了。这就像咱们买鞋子,不能光看款式漂亮,牌子响亮,合不合脚,走起路来舒不舒服,才是重要的。 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孩子对未来的想象和选择,往往非常具体和感性。 你跟她讲学术声誉、师资力量,她可能没概念,但“每天要走很多路”这个体验,对她来说是真真切切的“困难”。 这提醒我们,和孩子沟通未来时,是不是应该更多地从他们能理解和体验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一味强调家长心目中的“高大上”呢。 希望我们都能尊重每个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引导他们不唯“大”,不唯“名”,但求“适”与“爱”,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0 阅读:0
尘字心之所向

尘字心之所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