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海军的军费总是要比陆军高出好几倍?就这么跟你说,海军是唯一一个能在1天之内,把上百年积累全败光的兵种。 要我说,这钱花得既是被逼的,也是必须的,毕竟海军是唯一能在一天之内,把一个国家上百年攒的海防家当败光的兵种,不往多了投根本扛不住。 1894 年的黄海海战就是最痛的例子,北洋水师那 4 艘沉没的主力舰,可是清廷举全国之力攒了 20 年的家当,“致远”“经远” 这些铁甲舰每艘造价都相当于当时 10 万农户的年收入。 结果一场海战打下来,4 艘主力舰沉的沉、搁浅的搁浅,1000 多名官兵阵亡,北洋水师直接丧失制海权,之后的历史走向不用多说,海防一破,国门就成了纸糊的。 这种 “一天败光百年家当” 的事儿可不是只发生在晚清,二战时的中途岛海战更狠。日军当时憋着劲儿要彻底拿下太平洋霸权,把联合舰队几乎所有主力都押上了,光是航母就凑了 4 艘,每一艘都是举全国工业之力造了好几年的硬通货,配套的舰载机、弹药更是砸进去无数真金白银。 结果 4 天海战打完,日军 4 艘航母全沉了,300 架飞机没了踪影,重巡洋舰也沉了一艘,之前攒了几十年的海上精锐力量一夜之间元气大伤,太平洋的主动权直接转到美军手里,这烧钱速度比点燃一沓沓钞票还快。要知道当时日本造一艘航母的成本,能顶陆军好几个师团的装备总和,可陆军再怎么败,也很难一天之内把几个师团的家当全赔光,海军却能做到 就算到了现代,海军的 “烧钱属性” 和 “脆弱性” 还是没改。1982 年的马岛战争,英国为了抢回一个远在 1.3 万公里外的小岛,拉出 44 艘战舰组成特遣舰队,还临时征用了 72 艘商船凑数,里面光是两艘航母就占了当时英国海军经费的大头 结果打下来,虽然赢了却称得上是惨胜,4 艘水面战舰、2 艘登陆舰直接被击沉,16 艘舰船带伤,花出去的直接军费就有 21.6 亿美元,这在当时能造好几艘驱逐舰了 再看装备本身,海军的家伙事儿简直是 “吞金兽” 转世,陆军的装备跟它比起来简直是 “小商品”。就说现在的航母,美国福特级一艘造价 150 亿美元,换成人民币上千亿,咱中国的福建舰裸舰就得 500 亿,这还只是个 “空壳子”,配上 70 架歼 - 35、歼 - 15T 这些舰载机,再加上弹药,又是 500 亿进去了。 更别提航母不能 “裸奔”,得配 “带刀侍卫”,2 艘 055 大驱裸舰就得 140 亿,配上导弹、直升机又得加 60 亿,还有 2 艘 052DL 驱逐舰、2 艘 054B 护卫舰、2 艘核潜艇和 1 艘补给舰,算下来一整个福建舰战斗群得 1600 亿才能配齐。而陆军呢,一个重装合成旅全套装备也就 200 多亿,一个航母战斗群能顶 8 个重装旅,这差距简直没法比 更要命的是,海军装备不光买着贵,养着更贵,简直是天天在烧钱。福建舰一天的油费就得 240 万,3000 多人的伙食费 30 万,日常维护 200 万,光主舰一年就得 17 亿,加上整个战斗群的舰载机油耗、弹药消耗和其他舰艇的维护,一年没 100 亿根本下不来,三航母时代光日常运营就得 300 亿,平均每天 8200 多万,这还是没打仗的情况。 要是真打起来,成本得翻着跟头涨,一枚反舰导弹几百万,一架舰载机上亿,沉一艘驱逐舰就是几十亿没了,这钱要是没提前备足,打不了几天就得歇菜。陆军的坦克保养一次也就几十万,就算损失几辆,补起来也快,海军可不一样,一艘驱逐舰造出来得好几年,沉了想补都得等,要是航母沉了,那更是几年内都别想恢复元气。 还有那些看不见的成本,陆军挖个战壕、建个基地花不了多少钱,海军为了停航母,建个专用港口就得十几个亿,还得配套维修船坞、弹药库、补给站,这些都是硬性投入。 再看看军费分配,2025 年我国国防预算 1.78 万亿,真正能拿来买装备的也就 5340 亿,海军能分到 30% 就是 1629 亿,这钱刚够配一个满编航母战斗群,剩下的还得买潜艇、护卫舰、弹药,再加上人员开支和维护费,根本不够用。 陆军分到 20% 是 1000 亿出头,还能建 5 个重装旅,空军的钱也能买几十架战机,只有海军是真的紧巴巴,每一分钱都得掰着花。这还不是特例,美国军费 8950 亿,海军拿的比例更高,就是因为知道海军这兵种太 “费钱”,不投够钱根本扛不住风险。 从黄海海战到中途岛海战,再到马岛战争,历史早就证明了,海军的家当攒起来难如登天,败起来却快如闪电,一天之内就能把上百年的积累清零。 要是军费投得不够,装备跟不上、维护不到位、人员没训练好,真打起来只能被动挨揍,制海权一丢,敌人就能顺着海岸线打进来,到时候损失的可就不只是海军了。 所以说,海军军费比陆军高好几倍根本不是乱花钱,而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这钱是在给海防买保险,不花够钱,这保险就不管用,一旦出事,哭都来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