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离种族屠杀还有多远?如果有三战,那一定是欧洲对黑人、印度人、中东阿拉伯的大规

雪萍木棉花的春天 2025-11-11 13:50:13

欧美离种族屠杀还有多远?如果有三战,那一定是欧洲对黑人、印度人、中东阿拉伯的大规模种族屠杀。 看看历史就明白,欧美骨子里确实带着这种基因,从北美大陆对印第安人的系统性灭绝,到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发现的大量儿童遗骸,都是铁证。美国政府当年甚至明码标价,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皮能换来五十到一百美元,这种由国家主导的清洗政策为后来的纳粹提供了灵感。直到今天,塔尔萨种族大屠杀的幸存者依然等不到公正,司法系统一次次驳回他们的索赔诉求。 现在的欧洲,表面喊着包容多元,底下的暗流汹涌得很,移民和难民潮冲击着老欧洲的社会结构,民粹主义政党一个个冒头,他们打着保护本土的旗号,政策越来越排外。黑人、阿拉伯裔在这些国家,找工作、找房子、甚至看病都可能遇到隐形歧视,将近四成的非洲裔在欧洲报告自己遭遇过不公平对待。这种系统性歧视不是偶然的,它像一根楔子打入社会肌理。 政治格局也在悄悄变化,虽然偶尔能出一个黑人总统或者印度裔州长,但那只是表象,看看数字就明白,美国黑人占人口超过15%,但在议会里只有3%的席位,军队里的高级将领更是凤毛麟角。欧洲议会里非白人面孔少得可怜,军事指挥权几乎牢牢握在白人手中。当少数族裔凭借人口增长在未来选举中赢得更多话语权,甚至触碰到传统的权力核心时,那条隐形的红线可能就会被触动。 白人至上主义的幽灵一直在欧美游荡,几年前特朗普公开贬低某些国家是粪坑,这种言论能大行其道,说明土壤一直存在。联合国专家多次指责美国司法系统存在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黑人被警察杀害的概率几乎是白人的三倍。这种日积月累的怨恨和恐惧,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或社会动荡,很容易被点燃。 历史告诉我们,种族屠杀很少是突然发生的,它往往先有歧视性的法律,再有为暴力铺路的舆论煽动,最后才是赤裸裸的暴力。现在欧美社会已经看到了前两步的苗头,有人担心欧洲可能重新走上法西斯化的道路。今天的政治 rhetoric 越来越尖锐,社会容忍度在降低,谁能保证极端情况不会发生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
雪萍木棉花的春天

雪萍木棉花的春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