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媒体说:“中国商务部今天发布通知,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27日,暂停对美出口镓、锗、锑、石墨等关键矿产的管制措施,此举源于中美釜山会晤达成的贸易协议,中方暂停管制将惠及美国终端用户及全球供应商,有效缓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担忧,在我们的劝说和鼓励下,中国正在做正确的事,这令美国和世界感到欣慰!" 可能很多人不清楚这些矿产到底有多重要,就说镓吧,全球 95% 的产量都来自中国,而且它不是单独开采的,得靠 20 万吨电解铝才能产出 1 吨,其他国家想建产能都难。它的用途全是高精尖领域,5G 基站、手机快充、射频芯片都离不开氮化镓材料,就连战机、军舰上的主动电子扫描雷达,探测距离都得靠镓的纯度撑着。 再看锑,更是军工刚需,炸药里加锑能提高威力,军服涂锑能防火防红外探测,夜视镜和导弹的红外探测器也离不开锑化物,英国都直接把它列为 “全球第一紧缺矿种”。 石墨则分天然和人造两种,美国 59% 的天然石墨和 68% 的人造石墨都依赖中国进口,进口额都达到了 15 亿美元,而且美国自上世纪 50 年代起就停了本土石墨生产,新的项目要到 2030 年后才能量产。 这次政策调整的源头,是之前在韩国釜山举行的 APEC 会议期间,中美两国领导人进行的一次会晤。那次会晤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虽然没签署正式联合声明,也没开记者会,却达成了被外界称为 “土豆泥” 协议的临时约定,核心就是稀土、大豆和芬太尼相关的贸易交换,而关键矿产的管制暂停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要知道在这之前,中国曾对这些矿产实施严格出口管制,2024 年管制后,全球镓现货价三个月就涨了 80%,还出现了一货难求的情况,美国不少企业都受了影响。 美国对这些中国矿产的依赖可不是一般的深,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2025 年的数据,美国 12 种关键矿产完全依赖进口,29 种进口依赖度超过 50%,其中镓、锗几乎完全依赖进口,21% 的镓和 53% 的锗都来自中国。 之前中国实施管制时,美国半导体行业曾面临高达 602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风险,相当于其 GDP 的 2.1%,F-35 战机生产都面临瘫痪风险,弹药制造企业也被迫缩减产能。这种 “资源 - 技术 - 供应链” 三位一体的依赖,让美国一直想重组供应链,但努力了十几年也没能完全摆脱。 中国商务部这次发布的是 2025 年第 72 号公告,明确暂停执行 2024 年第 46 号公告里的相关限制条款,不再是 “原则上不予许可” 这些矿产对美出口,石墨的出口审查也不再那么严格。这一调整不仅让中美相关贸易企业松了劲,也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担忧得到缓解。 毕竟这些矿产是半导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关键行业的基础,供应稳定了,很多停摆或受限的项目才能正常推进。卢特尼克提到的 “惠及美国终端用户及全球供应商” 确实不假,美国的军工、高科技企业终于能暂时缓解原材料短缺的压力,全球相关产业的生产节奏也能逐步恢复平稳。 不过大家也注意到,这次只是暂停管制而非完全取消,而且中国依然保留了对重稀土、镓锗锑等关键材料军用出口的禁令。这也说明,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是有条件、有底线的,这次调整更多是基于双方利益的务实选择,为后续的贸易谈判与合作营造了更有利的氛围。 信息来源:中国商务部 2025 年第 72 号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