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8 日的凌晨,当大多数乌克兰人还在沉睡时,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正悄然降临。天空中传来的不是黎明的预兆,而是一波又一波撕裂空气的尖锐呼啸声,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爆炸。这并非前线零星的炮火,而是覆盖乌克兰全境的、精准而致命的饱和式打击。基辅市的防空警报在凌晨 3 时 17 分划破夜空,此时距离第一波攻击已经过去整整八分钟,许多人是被邻居的呼喊和窗户的震颤声惊醒的。 这次打击的武器阵容里藏着硬角色,俄军动用了 “匕首” 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这种能以数倍音速突防的武器让防御系统很难反应。除了导弹,攻击型无人机组成的集群像黑色蜂群般掠过夜空,它们低空飞行避开雷达探测,精准扑向预设目标。俄罗斯国防部后来的通报明确了打击对象 —— 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及其配套的能源设施,并且强调所有目标都已被命中。 爆炸的冲击波在不同城市留下相似的创伤。波尔塔瓦州的铁路枢纽被击中后,铁轨扭曲成奇怪的弧度,旁边的信号塔轰然倒塌,这里是乌东地区物资运输的关键节点。 哈尔科夫州的一处大型变电站燃起熊熊大火,火光把夜空染成橘红色,消防队员顶着余波喷水灭火,金属熔化的滋滋声在百米外都能听见。基辅州东郊的布罗瓦雷区,一栋民房被爆炸碎片击中,屋顶塌了大半,救援人员用撬棍撬开废墟时,还能看到散落的生活用品。 到清晨 6 时,伤亡和损失数据陆续汇总。乌克兰各级政府机构确认已有 4 人死亡,伤者被陆续送往附近医院救治。更棘手的是能源系统的瘫痪,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在社交媒体紧急发文,称多个州已实施紧急停电,工业用户被要求全面限电,连居民用电都得按区域轮流供应。 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消息更让人揪心,负责天然气供应和供暖的工业设施遭袭受损,而这已经是 10 月以来俄军发动的第九轮大规模能源设施打击。 这场空袭发生前,俄乌战场的博弈早已暗流涌动。就在两天前,乌克兰刚对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的炼油厂发动无人机攻击,引发爆炸和火灾,那家年加工量 1570 万吨的工厂占俄全国炼油总量的 5.6%。 俄方则在 11 月 1 日宣布制裁乌克兰总理斯维里登科、财政部长马尔琴科等十名高官,克里姆林宫对美俄领导人会晤也态度谨慎,强调需要实质性成果而非形式,这些都透露出双方对抗的升级态势。 上午 9 时,基辅街头的应急照明还在闪烁,电力技术人员背着工具包穿梭在受损的线路之间,他们身后是排队领取应急饮用水的市民。 乌克兰空军通报称,俄防空系统在过去一昼夜还击落了 178 架乌克兰无人机及 2 枚制导航空炸弹,攻防的拉锯在空袭过后仍在继续。此时距离德国宣布追加 30 亿欧元对乌军援刚过去两天,但这些承诺的武器显然赶不上眼前的紧急需求。 信息来源: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