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炸!炸!

非常盘点中 2025-11-11 15:23:05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炸!炸!炸!”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到11月9日,乌克兰全国经历了俄乌战争中最惨的一天:乌克兰全境大停电,包括基辅市,哈尔科夫市等地区,全部停电,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 要说最让人咋舌的,是俄军射过来的那些 “杀器”。所谓 “全球禁止” 可不是唬人,以前美苏签的《中导条约》专门卡着 500 到 5500 公里的中程导弹,就怕这玩意儿精准又难拦。 可现在这条约早成了废纸,美国 2019 年就退群了,俄罗斯干脆放开手脚,这次打过来的 7 枚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25 枚伊斯坎德尔 - M,全是擦着 “违禁线” 的狠角色。 尤其是伊斯坎德尔 - M,射程刚好卡在 500 公里门槛上,打变电站跟开精准导航似的,命中精度能控制在 3 米以内,乌军的防空系统根本反应不过来。 更狠的是俄军的 “连环计”,先派无人机探路,找到电网的关键节点,再用导弹炸核心设备,等抢修队赶过去,滑翔制导炸弹又补一刀。卡缅斯克水电站就是这么废的,第一次被炸后工程师刚进场,第二次空袭直接把设备炸成废铁。 乌克兰国家电网公司急得跳脚,说俄军专门盯着第聂伯河沿线的输电枢纽打,就是要把乌东西部切成 “能源孤岛”,现在全国八成能源设施要么炸烂要么停摆,70% 的热电站彻底报废,发电能力连战前的零头都不到。 基辅市民现在得靠 APP 抢供电时段,每天顶多供 4 小时电,手机充个电得蹲在地铁站排队,医院只能靠柴油发电机续命。 可修复这事儿比登天还难:一座变电站最少要修 10 天,要是涡轮机、变压器这类核心设备炸了,得等欧洲的进口零件,没三五个月根本没戏,而且修复成本是摧毁成本的 300 倍,这哪是修电网,简直是烧钱填窟窿。 更糟的是乌克兰自己还掉链子,全国 80 座关键变压站,只加固了 20 座,据说防护设施成本比市场价高两三倍,钱被贪了不少,干活却磨磨蹭蹭。 过冬的天然气更是没着落,乌克兰冬天得 130 亿立方米天然气供暖供电,现在库存才 110 亿,差着 20 亿的窟窿。本想求欧洲救急,可德国自己的储备量才 75%,连欧盟的要求都没达标,哪有余力管别人。 泽连斯基急着跟北约八国代表开会哭穷,可西方的援助雷声大雨点小,之前承诺的防空系统连 “匕首” 导弹的边都碰不到,现在顶多给点发电机,根本救不了全局。 俄军这手其实是报复。今年夏天乌军炸了俄罗斯的炼油设施,把俄炼油产能削掉四成,现在俄军干脆拿能源设施开刀,摆明了要在冬天拖垮乌克兰。 更阴险的是,俄罗斯 6 月就宣布量产 “奥列什尼克” 中程导弹,还打算部署到白俄罗斯,离北约边境就一步之遥,这明着是压乌克兰,暗着也是警告西方别插手。 西方虽然骂俄军 “违反人道”,可真要拿国际法说事又没底气。《中导条约》没了,这些导弹算不上 “非法”,顶多算 “缺德”。 欧盟现在骑虎难下:帮乌克兰吧,自己能源都不够用;不帮吧,又怕乌克兰垮了连累自己。美国倒是喊得凶,可只肯给点导弹,绝口不提帮着建电网。乌克兰能源部长骂得心酸:“所谓的盟友义务,在寒冬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说到底,这些导弹炸的不只是电网,更是乌克兰过冬的希望,还有西方所谓 “盟友道义” 的遮羞布。以前西方总喊着 “挺乌抗俄”,现在冬天一到,谁都得先顾自己。乌克兰人夜里裹着被子摸黑取暖时大概也在想:那些喊着 “自由民主” 的口号,怎么就暖不了冻僵的手脚呢? 这事儿看得人唏嘘,战场的残酷从来不是导弹爆炸的瞬间,而是无数普通人在黑暗里的煎熬。你觉得西方接下来会真的加大援助力度,还是会眼睁睁看着乌克兰过冬?

0 阅读:0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