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马占山宣布向日本投降,顿时国内上下骂声一片,然而在受降仪式上,马占山竟以不识字为由,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一个月后,他更是从日本人手里骗走2000万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气焰嚣张,东北三省迅速沦陷。1931年10月,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上任伊始,就面临日军南下威胁。他下令部队在嫩江桥布防,炸毁桥孔阻敌。11月4日,日军发起进攻,马占山部队以步枪对坦克,以血肉阵亡两千余,毙敌两千多,战斗持续二十一天。这场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打出的抗日第一枪,极大鼓舞了全国人心。 上海市民捐款捐物,推出马占山牌香烟,销量火爆,部分资金前线支援。南京虽有不抵抗令,但舆论沸腾,电报雪片飞来,民众集会高呼抗日。齐齐哈尔茶馆里,人们议论这位将军的硬气,报纸头条赞其为东北义士。马占山部队虽顽强,但装备落后,援军无望,日军飞机大炮压境,阵地难守。 1932年2月4日,马占山发电报宣布向日军投降,条件是停止进攻、不害百姓、补发军饷。这消息如炸弹般炸开锅。北京街头报童喊卖“东北将军降敌”,茶楼茶客拍桌怒骂。齐齐哈尔墙上炭笔涂鸦“叛徒必亡”,老兵扔枪离队,上海商会停售日货,民众游行痛斥。电台评论员声音发颤,说这是九一八后最大耻辱。全国上下,一片怨声载道,把马占山骂成汉奸卖国贼。 日军急于稳住东北局面,2月下旬在齐齐哈尔城郊办受降仪式。帐篷里,日本军官推过一摞日文协议,马占山接过翻看几页,就推回说不识字,让翻译读。翻译念几句,他摇头说听不清。日军催签,他摊手道从小没上学,不会写字。军官们面面相觑,只能收起文件草草结束。这协议没签,就等于没真正落把柄,日军虽恼火,但为拉拢人心,没法硬来。 马占山表面上接了伪黑龙江省长和伪满军政部长职,暗地里开始盘算保存实力。3月初,他对日军联络官说地方人心不稳,军队缺粮少饷,得拨款安抚。日军想借他维持秩序,就批准首批伪币和布匹运来。仓库清点时,银元叮当,士兵登记在册。 接下来的日子,马占山频频上书,列清单要军马三百匹、卡车十二辆、轿车六辆、步枪千支、弹药万发。日军为稳伪政权,一批批物资到位,总计两千万元伪币,外加车辆马匹武器。马占山命亲信分批登记,夜里绕哨卡运往黑河。那边早有抗日力量接应,这些东西全转为反击本钱。 4月3日,马占山以检阅部队为由,带两百亲随揣文件印信出城,直奔拜泉与抗日武装会合。日军发现时,已追不上。抵达黑河,他通电全国:本人未真降,此为缓兵之计,所获资财用于抗日。消息一出,舆论大转弯。齐齐哈尔民众擦掉旧标语,改写马将军抗日到底。全国才明白,骂错了人,这是一场瞒天过海的诈降。 马占山诈降四十天,没干一件损国害民的事,反倒携资重举义旗。用这些枪马弹药,他重组部队,在东北林区打游击,多次伏击日伪运输线,扰乱敌后方。部队坚持五个月,敌我力量悬殊,伤亡加重,到年底转入苏联境内休整。 后来,马占山辗转欧洲回国,继续联络抗日力量,直至全面抗战爆发。这段经历,证明了东北军民的骨气。日寇侵略野蛮残暴,马占山用智慧反制,保存了抗日火种。齐齐哈尔社科院专家说,任伪职期间,他没损害国家一分一毫,正是诈降的铁证。 回看那段历史,江桥抗战点燃烽火,诈降保住种子。马占山不是完美英雄,早年落草为寇,但关键时刻,他站出来了。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事,每位先辈都值得敬重。这样的故事,提醒我们今天和平来之不易,得珍惜,得警惕帝国主义野心。 MCN双量进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