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中,美国唯一的存在是一张空椅子】(美联社)——周一,联合国气候谈判开幕式上,一系列近期发生的极端天气灾害频频出现:牙买加的梅丽莎飓风、巴西的致命龙卷风、非洲的干旱和火灾。在此背景下,环保人士利用一把空椅子,强调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和第二大碳排放国——缺席此次谈判。世界各国领导人强调了全球变暖给一些世界上最贫困地区带来的破坏,以此表明必须携手应对全球变暖,因为全球变暖正在加剧极端天气。但任何联合阵线都将缺少美国的参与,美国是仅有的四个缺席此次会谈的国家之一,其他三个国家分别是小国圣马力诺以及饱受战乱蹂躏的阿富汗和缅甸。来到巴西亚马逊边缘的贝伦这座饱经风霜的城市参加COP30气候大会的195个国家被告知,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迅速减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从而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行动网络国际的丹妮·塔菲告诉美联社,虽然活动人士的空椅子主要象征着美国的缺席,但也意在呼吁其他国家“介入并采取行动”。周一,联合国发布了最新计算结果,显示各国承诺有望将2035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比2019年水平降低12%。这比上个月新承诺出台前的数据提高了2个百分点。周一的与会者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斯蒂尔表示,单个国家根本无法独自快速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使这些呼吁更加复杂的是美国的缺席,因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否认气候变化的存在。联合国周一更新的数据取决于拜登政府去年12月做出的美国承诺——当时特朗普尚未重返白宫,也未开始着手推动化石燃料发展,并阻挠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他的政府没有派遣高级谈判代表前往贝伦,而且在他第二个任期伊始,就第二次退出了已有十年历史的《巴黎协定》,该协定是首个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议。《巴黎协定》旨在将全球变暖幅度限制在比历史平均水平高 1.5 摄氏度(2.7 华氏度)以内,但许多科学家现在表示,各国不太可能将升温幅度控制在该阈值以下。美国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但由于二氧化碳在空气中至少会停留一个世纪,因此美国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帕劳大使伊拉娜·赛义德是小岛屿国家联盟主席,她说美国的退出“确实改变了”谈判体系的重心。美国前气候特使托德·斯特恩表示,特朗普的行为损害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他们没派人来是件好事。如果他们派人来,肯定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的结果,”他说。尽管美国政府没有出席,但包括美国前高级谈判代表在内的一些与会者指出,美国的一些城市、州和企业将帮助弥补这一缺口。卢拉和斯蒂尔表示,已有十年历史的《巴黎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行动仍需加快。他们指出,过去几周发生的灾难性事件包括加勒比海地区的飓风“梅丽莎” 、袭击越南和菲律宾的台风以及席卷巴西南部的龙卷风。科学家表示,随着地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气候变化不是未来的威胁,它已经是当下的悲剧了,”卢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