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媒体称:“一旦开战,中国将会被打得溃不成军,中国目前看似拥有很强的军力,但却有着很大的缺陷。”最显著的一个缺点就是“没有真正的战斗经验”。 这话听着唬人,实则是没看懂现代战争的门道,也刻意忽略了中国军队这些年的硬功夫。所谓的 “缺陷”,更像是他们给自己壮胆的说法,真要掰扯起来,全是站不住脚的漏洞。 2025 年 2 月,舷号 107 的遵义舰带着衡阳舰、微山湖舰闯进了南太平洋。连续半个多月的远海演练里,这些舰艇在不同海域辗转,一会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练防空反导,一会儿对着模拟目标搞实弹射击,连航行补给都选在大风浪里进行。这可不是游山玩水,编队一路航行 12000 海里,跨越多片陌生海区,每个课目都照着实战的节奏推进。 遵义舰自 2023 年入列以来就没闲着,南海的跨昼夜长航时训练里,它跟着另外两艘万吨大驱练对海突击、对潜作战,6 天 5 夜没怎么歇过,连单舰防空的极限情况都反复推演。 美日韩媒体盯着 “没有实战经验” 说事儿,却刻意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现代战争早就不是靠 “战场老兵的记忆” 打仗了。美军自己的陆军参谋长马克・米利都承认,伊拉克、阿富汗的治安战打久了,美军士兵连大国对抗需要的体系协同都快忘了。那些年他们在中东炸帐篷、追游击队,用的是治安战套路,跟信息化战场下的多军种联合作战完全是两码事。 日本自卫队更没资格谈实战经验,自打二战结束,自卫队就没真刀真枪打过仗,所谓的 “经验” 顶多是跟在美国军舰后面搞搞联合巡航,连自己的 F-15J 战机都快到服役年限了,高强度对抗演练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韩国军队常年盯着朝韩边境,但那些零星摩擦都是小规模冲突,跟多军种协同的现代化战争复杂度根本没法比。 中国军队这些年的演练全是照着 “最强对手” 来的,2023 年 4 月的环台岛战备警巡里,东部战区的玩法就透着实战味儿。歼 - 16、歼 - 10C 战机挂载实弹,在预警机引导下跟 “敌” 机搞中远距空战对抗,一会儿干扰压制,一会儿占位阻击,把制空权争夺的细节练得透透的。 亚丁湾护航这十几年,中国海军早就在实战里摸爬滚打了。有回护航编队遇到持火箭筒的海盗船,护卫舰立刻拉响战斗警报,直升机三分钟内升空警戒,主炮瞄准待命,几分钟就把海盗驱离了。 这种突发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各战位的协同配合,比纸上谈兵的 “经验” 管用多了。截至 2025 年,中国海军已经派出 40 多批护航编队,处理过数百起疑似海盗袭扰事件,没丢过一艘商船。 武器装备的实战化测试也从没停过。歼 - 20 列装后,每次对抗演习都故意找劣势局面。比如让几架歼 - 20 对抗十几架三代机,还限制预警支援,逼着飞行员在复杂电磁环境里找突破口。有次演练结束,飞行员说 “比真打还累”,这种极限条件下练出来的战术意识,不比打几场治安战差。 而且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也从来不是靠实战经验堆出来的。从抗美援朝时的 “钢少气多”,到现在的 “钢多气更盛”,这种精神传承刻在骨子里。特战部队的极限训练里,士兵要在荒漠里带少量补给生存半个月,还要完成侦察、突袭等任务,这种意志力在现代战争里比单纯的 “经验” 更重要。 更别说美日韩自己的装备实战表现其实很拉胯,美国的 “福特” 号航母电磁弹射器问题不断,试航时多次故障,真到战时恐怕连舰载机都没法正常起飞。日本的 “出云” 级改装航母,连固定翼舰载机都没配齐,所谓的 “反潜能力” 在 055 面前根本不够看。韩国的 KF-21 战机,连隐身涂层都没搞定,还敢吹 “比肩歼 - 20”,纯属自欺欺人。 美国打了二十年阿富汗战争,最后仓皇撤军,留下一堆烂摊子。那些在阿富汗练出来的 “经验”,在面对中俄这样的对手时根本没用。美军自己的报告都承认,治安战让他们的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生疏了大国对抗的战术,反而成了短板。 日本自卫队的军官大多是 “办公室军人”,天天坐在空调房里写报告,连野外拉练都很少搞。有次联合军演,日本士兵居然因为怕晒要求减少户外训练时间,这样的军队就算有 “经验”,又能顶什么用? 韩国军队虽然经常跟朝鲜搞对峙,但他们的装备严重依赖美国,连弹药供应都得看美国脸色。真到战时,后勤补给线一断,再丰富的 “边境经验” 也救不了他们。 所谓的 “没有实战经验会溃不成军”,本质上是美日韩媒体的酸葡萄心理。他们看着中国军力快速发展,自己却在原地踏步,只能靠这种说法给自己找台阶下。真要动真格,中国军队的体系化作战能力、装备可靠性和战斗意志,会让他们明白,所谓的 “缺陷” 不过是他们的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