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怒了!巴勒斯坦怒了!叙利亚怒了!黎巴嫩怒了!伊拉克怒了!也门胡塞武装也怒了! 整个中东地区的怒火被点燃,他们想破脑袋也不明白,美西方国家凭什么在中东横行霸道?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围堵中国,尤其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更让某些国家坐立不安。 中东这片土地的怒火早就藏不住了,伊朗、巴勒斯坦这些国家的愤怒,本质上是对美西方国家几十年横行霸道的总爆发,他们在中东驻军、操控石油定价、动辄发动制裁,把这里当成博弈的棋盘,却从没真正在乎过中东人的死活。 如今中国汽车产业带着技术和诚意闯进来,中东国家终于看到了“改命”的希望,可美国一着急,又露出了霸权的真面目。 中东国家太想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了,沙特的“2030愿景”里明确要让首都30%的车辆变成新能源汽车,这种转型光靠自己根本做不到。而中国车企正好踩在了这个节点上,不是像欧美车企那样只卖高价车赚快钱,而是真的扎下根来合作。 北汽福田直接跟沙特签了协议建属地化工厂,要生产重型卡车和客车,还刚交付了1000辆专门适应沙特长坡路况的定制校车,连服务站和配件储备都一并建好。 东风汽车也把沙特当成核心枢纽,不仅签了近万辆的采购单,还准备搞“汽车+ 保险+金融”的一体化服务,帮当地搭建完整的汽车生态。 短短几年,中国汽车在沙特的销量就从2019年的5万辆冲到了2023年的20多万辆,卡塔尔的市场份额更是从不足1%涨到了10%,这背后都是中东人投票的信任。 可美国根本见不得中东跟中国走得近,自己的汽车产业没竞争力,就开始耍阴招。 最明显的就是以色列那档子事,2025年11月初突然宣布要全面替换军官用的700辆中国车,说什么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却拿不出任何证据。 要知道这些车早就被以色列军方做过技术处理,数据传输通道都切断了,而且中国车企的电池技术早就适配了中东的高温环境,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续航能到700公里,奇瑞的混动车节油率高达30%,比他们要换的欧宝、起亚这些燃油车实惠多了。 以色列自己人都承认,这就是为了跟美国保持一致,可代价却是自己的绿色转型泡汤,碳排放平白增加数万吨。 这种霸权逻辑中东国家早就受够了。伊拉克当年因为石油被美国折腾得民不聊生,现在想靠中国汽车搞点实业,中国车企针对当地路况改造的SUV卖得火热,却要担心美国会不会施压经销商撤资。 伊朗一直被美国制裁,好不容易能从中国买到高性价比的电动车,结果美国还在背后撺掇周边国家搞限制。 美西方总说中国搞“渗透”,可他们自己在中东驻军几十年,动辄发动战争,中国带来的却是工厂、就业和转型的机会;他们炒作中国汽车“数据威胁”,可全球几十个国家用了这么久中国车,从没出过所谓的安全问题,反倒是以色列自己的安保部门还在偷偷用中国的名爵电动车,根本舍不得换。 中东国家都不是傻子,谁是真心帮他们发展,谁是把他们当棋子。美国急着围堵中国汽车产业,本质上是怕中东借中国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断了自己操控中东经济的路子。 可现在的中国汽车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2025年出口量都突破200万辆了,在以色列的电动车市场占比更是高达81%,这种竞争力根本不是靠政治打压就能拦住的。 伊朗、叙利亚这些国家的怒火,既是对美国霸道的反抗,也是对自主发展权利的争取——他们凭什么不能选性价比更高的中国车?凭什么要被美国绑在自己的霸权战车上? 美国越是阻挠,越能让中东看清谁才是可靠的伙伴。 北汽福田在沙特建的工厂能带动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东风的合作能创造大量就业,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比美国的空头承诺管用多了。 中东的怒火不会白烧,这场围绕汽车产业的博弈,本质上是霸权主义和发展权利的较量,而历史早就证明,谁站在发展这边,谁才能赢得人心。


红颜易老
就怕最后嘴上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