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韩国华人表示,韩国人的工资是中国人的八倍,中国人有什么资格嘲笑韩国,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韩国人的工资确实是中国人的几倍,但达没达到八倍,这个还真不一定,毕竟现如今韩国人的平均工资大概就是1万多人民币,根本没有达到八倍,而且更重要的是韩国的物价是中国的几倍,难道这些韩国华人心里没点数吗? 说韩国人工资是中国人的八倍,这话着实有点水分,仔细算算账就知道根本站不住脚。先看最核心的收入数据,2024 年韩国平均税前月薪确实有 1.89 万人民币,但扣完税和各类保险后,到手也就 1.57 万左右,这还是全国平均水平,要是在釜山这样的非首都城市,正职收入大多在 1 万出头,首尔虽高些,普通服务业岗位月薪也就在 1.5 万到 2.5 万之间,远没到 “八倍” 的程度。 反观中国,2024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薪约 6800 元,私营单位约 4500 元,就算拿韩国税后 1.57 万对比,也只是中国非私营的 2.3 倍,私营的 3.5 倍,这差距连 “五倍” 都够不上,更别提八倍了。 再看具体岗位的真实收入,在韩国釜山的烤肉店兼职,从下午五点干到关门,每月能挣 9000 元人民币,这已经是比最低时薪稍高的水平;而中国上海的连锁餐厅兼职,每月大概 4000 元,差距也就两倍多。 就算是赴韩务工的中国工人,基本工资约 1.08 万,算上加班能接近 1.7 万,但这背后是每周 44 小时的工作时长和额外的加班时间,要是在国内从事技术工种或高强度工作,月薪过万也并不少见,而且还不用承担出国的成本和风险。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连赴韩务工的人都在减少,因为韩国工资没怎么涨,物价却一个劲往上窜,实际能攒下的钱反而不如从前,不少岗位都被东南亚劳工替代了,这足以说明 “高工资” 的吸引力正在褪色。 可工资数字看着好看,真到花钱的时候就知道水分在哪了,韩国的物价能把那点收入优势啃掉大半。在釜山生活的大学生晒过一张图,1.8 公斤橘子卖 19400 韩元,折合人民币 97 块,平均一斤 27 块,而在中国超市,同等品质的橘子也就五六块钱一斤,买三斤的钱在韩国还买不了一斤。 日常吃饭更是笔不小的开支,在韩国随便吃顿饭就得 40 元,点份外卖直奔五六十,2024 年韩国在外就餐物价指数比上年涨了 3.1%,而且这已经是连续 12 年高于整体物价涨幅;反观中国,一线城市街边馆子二十多块就能吃顿饱饭,外卖三十块左右能选到不少种类,就算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餐饮开销也比韩国友好得多。 交通费用的差距更明显,韩国公交地铁上车就是六七块,稍微远一点就得十几块,打车更是不敢轻易尝试,40 分钟路程就要近 200 元;而中国公交普遍两块钱,地铁起步三块,上海打车 40 分钟也就 80 块左右,难怪韩国游客到了上海就爱打车,这性价比在本国根本享受不到。 住房方面看似差距不大,釜山市区 115 平米的房子约 150 万,和中国一些地级市差不多,但租房成本可不低,首尔市中心一居室月租得 8000 到 10000 元,占普通上班族到手工资的一半还多;中国北京上海同地段一居室月租 6000 到 8000 元,对照当地工资水平,压力反而小些。 这些开销加起来,韩国人的实际购买力根本没表面看起来那么强。有个在韩国游戏公司工作的白领,月工资 267 万韩元(约 2.14 万人民币),却得拼命攒钱才能加入 “FIRE 族” 提前退休,平时只能在公司食堂吃饭,尽量用公司信用卡,把月开支控制在 1600 美元以内;而中国同等收入的白领,既能吃遍各类餐馆,还能时不时旅个游,生活质量明显更高。 就连韩国普通家庭都知道来中国旅游性价比高,淡季从首尔飞上海机票才几百块,两人花两三千就能过个充实周末,这要是在韩国,恐怕连一周的伙食费都不够。 更关键的是,韩国的高收入往往伴随着高压力和高支出。拿医疗保险来说,赴韩务工的中国员工和本地人的报销比例都不一样,不少临时工甚至没有正规保险,万一生病就得自己扛;而中国的医保覆盖已经很完善,门诊住院都能报销,大大减轻了生活负担。 还有那些被传 “收入高” 的苦活累活,比如收垃圾、送快递,在韩国确实能挣更多,但高强度工作下,能攒下的钱未必比国内同行多多少,毕竟物价像个 “无底洞”,吞掉了不少收入。 这么看来,那些说 “韩国人工资是中国人八倍” 的说法,显然是只看了账面数字,没算清楚背后的生活成本账。 韩国工资确实比中国高,但远没到碾压的程度,而且被居高不下的物价一稀释,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就更小了。 毕竟过日子不是比谁工资条上的数字大,而是看能实实在在买到多少东西、过得多舒心,从这点来说,中国人真没必要羡慕所谓的 “高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