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塌了? 四川阿坝红旗大桥,刚合龙才一年,连正式通车都还

娟子手写 2025-11-12 13:48:02

大桥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塌了? 四川阿坝红旗大桥,刚合龙才一年,连正式通车都还没多久,说塌就塌了。 网上视频一传开,所有人都傻眼了,可你要是盯着视频多看两眼,就会发现不对劲——山先动的! 浓烟一起,石头土块像洪水一样冲下来,桥才跟着断! 这说明啥?不是桥不行,是山“炸”了! 垮的就那一小段,河中间的桥墩立得笔直,桥面干干净净,连条裂缝都没有。 你要说这是偷工减料?那得整座桥都塌才对!现在偏偏只坏这一块,跟被“精准打击”一样。 这哪是质量问题,分明是外力太猛,直接给拍断了。 几百万方的泥石从山上砸下来,啥概念?比十辆火车连撞还狠。 桥墩再结实,也扛不住这种冲击,就像你扛着根木头,突然一辆卡车撞上来,你飞了,能怪你站不稳? 施工队是按图纸盖的,钢筋多粗、水泥标号多少,都有标准,他们干的是“照图施工”的活。 监理呢?盯着别偷工减料,材料合格就行,可他们谁能算到山自己会倒?这锅,真不该让他们背。 那谁该负责?修桥前的地勘人员。 修桥之前,得把山查个底朝天,土是松是硬,石头稳不稳,底下有没有空洞, 水怎么流,有没有滑坡历史……这些都得搞清楚。这叫地质勘察,是修桥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要是当初没查出来这山不稳,或者查了但没当回事,那现在出事了,责任就绕不开了。 你想想,地基都不稳,上面盖得再漂亮,迟早得塌。 阿坝那地方,山高谷深,地质本来就不简单。更关键的是,这桥在双江口水电站库区边上。 水库一蓄水,水位一涨一落,山体反复泡水又晾干,就像人手反复沾水又吹风,时间久了,皮肤就裂了。 山也一样,泡久了,土就松了,石头就滑了。 去年7月,同一路段就塌过一次,100多方土石。今年1月桥才合龙,11月就塌了。 这才多久?一年都不到。新桥变“短命桥”,太反常了。 网上有人说,是不是为了赶工期?是不是层层转包,最后干活的不是专业队伍? 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以前出过这种事,勘察数据造假,钻孔记录编的,结果地基不稳,桥还没用就停工了。 红旗桥是不是也这样?谁也不敢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前期地质工作没做到位,后面所有努力都是白搭。 更让人揪心的是,预警其实有了。塌桥前一天,巡查人员就发现路面和边坡有裂缝。 立马就封路了,这才没死人,想想都后怕,要是晚发现几个小时,桥上跑着车,那后果…… 可问题是,为啥只靠人工巡查?现在都有卫星监测了,地表动一毫米都能看出来。 日本那边,边坡位移超过0.1毫米/小时就报警。咱们为啥不用?是不是觉得高科技太贵,不如多雇几个巡路的便宜? 这次塌的是桥头,主桥没坏,专家说,大概率会在原址修复。 但修之前,必须把山挖开,把不稳的土石全清掉。工程量大,花钱多,可没办法,安全第一。 这次事故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再坚固的桥,也扛不住大自然的脾气。但人可以提前防,防不住天灾,但能避免人祸。 地勘不是走过场,不是填几张表就完事。它是给工程“号脉”,脉号错了,药再好也治不好病。 现在最该紧张的,不是施工队,不是监理,是当初拿着钻机上山的那群人。 他们得把当年的数据、报告全翻出来,一条条对,有没有漏查?有没有低估?有没有为了省事少打几个孔? 真相只有一个,就看调查组敢不敢挖到底。

0 阅读:114

猜你喜欢

娟子手写

娟子手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