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断供危机倒逼台积电转向,全球芯片战火再升级

世界今若在 2025-11-12 14:13:40

自从全球半导体产业被美国多轮制裁浪潮搅动,各大芯片制造企业的境遇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2023年开始,围绕芯片、稀土、设备的国际博弈愈发激烈,特别是涉及台积电、中芯国际、三星等巨头的供应链问题。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罕见表达了对大陆稀土供应的担忧。 这一表态,很快受到外界高度关注。 据央视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魏哲家在台积电年度股东会上坦言,全球新一轮稀土出口限制,已经让台积电部分关键原材料采购压力加大。 路透社、《日经亚洲》、彭博社等国际权威媒体也都第一时间跟进了相关消息,并引述台积电声明称,公司正密切关注稀土等关键材料的流通新规,积极调整采购策略。 其实,台积电与大陆芯片产业的关系,早在2018年美国启动“芯片战”时就出现了微妙变化。 美国商务部将中兴通讯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采购美国产品,随后掀起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调整的第一波高潮。 其规定,任何运用美国技术与设备的企业,在未获许可的情况下,严禁向华为供应货物。 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代工厂商,成为风暴中心。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多次公开场合强调“遵守国际规则”,但在中国大陆舆论场中,这种“配合美方制裁”的做法引发了极大不满。 新华社、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权威媒体都曾明确指出,台积电在关键节点上配合美国政策,对中国大陆芯片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打击。 外界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是对美西方芯片限制的有力回应。 镓和锗是半导体制造的重要材料,在高端工艺中不可或缺。 2024年,多家主流财经媒体报道,台积电、三星等企业受到中国稀土出口新规影响,部分关键材料采购周期明显拉长。 之后,中国再次升级措施,新增五种稀土元素纳入出口管控范围,并严格审查半导体用户的采购资质。 新规一出,彭博社、路透社、第一财经等权威媒体纷纷报道,台积电供应链面临新一轮压力。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公开回应称,公司正积极与全球供应商沟通,确保生产线不受影响,但也承认部分原材料确实出现紧张。 中国大陆的政策调整,可以说是有理有据。 中国身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于稀土供应领域地位举足轻重。 其稀土供应量在全球占比逾七成,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中国在这一战略资源生产方面的主导优势。 稀土不仅用于半导体,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航空、国防等领域。 中国商务部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稀土属于战略资源,出口管控是国际通行做法,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全球供应链安全。 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稀土相关原材料的出口限制将直接影响芯片工艺升级和新产品研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加强稀土管控,是对美西方芯片限制措施的对等回应,维护了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合理权益。 围绕台积电的稀土问题,国际媒体也进行了多维度解读。 据《日经亚洲》报道,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其高端工艺对稀土元素的依赖远高于传统工艺。 以极紫外光刻(EUV)设备为例,其部分关键部件对材料要求严苛,需采用高纯度稀土材料,足见此类材料在先进设备制造中不可或缺。 过去数年,台积电于高端芯片生产领域,与美国、荷兰、日本的多家设备及材料供应商开展了深度协作,携手在行业中开拓前行。 但随着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理,台积电不得不积极寻求多元化采购渠道。 与此同时,韩国三星、美国英特尔等企业也都面临类似压力。 台积电自身的态度也值得关注。 魏哲家在公司法说会上表示,台积电高度重视原材料供应安全,正与供应商合作落实多元化采购,确保产线平稳运行。 但他也坦言,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让风险防控变得前所未有地严峻。 台积电在公开声明中承认,部分高纯度稀土材料的采购周期被拉长,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应对。 与此同时,台积电还在加快扩大美国、日本等地的产能布局,希望通过全球化生产降低区域性供应风险。 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和日本熊本新厂,均被列为台积电“去风险化”战略的一部分。 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都对台积电在美、日在建新厂的进展进行了专题报道,指出虽然新厂可以缓解部分产能瓶颈,但稀土等关键材料的全球供应依然高度依赖中国。 参考:参考消息——台积电美厂稀土不够用?国台办:与大陆相向而行是正道

0 阅读:29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