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关税战中国扛下了所有,换来的却不是感谢,而是背刺! 2025 年 4 月 2 日,美国掀起的关税战突然打响。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持续了整整半年,直到 10 月 30 日才按下暂停键。 最终的结果很明确,美国人乖乖退回到 4 月 2 日前的关税税率,这场闹剧般的围堵以他们的主动退缩收场。 可谁能想到,这场关税战里,中国硬生生扛下了最猛烈的冲击,替不少国家挡住了美国的锋芒。那些本该站在同一战线的伙伴,却一个个朝着美国跪成了一片。 日本算是把 “墙头草” 玩明白了。为了讨好美国,它不仅心甘情愿被加征 15% 的关税,还拍着胸脯承诺对美投资 5500 亿美元。 更让人咋舌的是,它直接大幅开放了汽车和农产品市场,等于把自家的核心产业拱手让人。 要知道,汽车产业可是日本的经济支柱之一,这份 “诚意” 背后,藏的全是趋炎附势的算计。 韩国也没好到哪去。同样接受了 15% 的额外关税,还承诺向美国砸下 3500 亿美元的投资。 曾经喊着 “技术自主” 的韩国,在霸权面前彻底没了骨气,把企业的未来和国家的利益绑上了美国的战车。 欧盟的操作更显讽刺。一边喊着 “战略自主”,一边身体诚实地向美国递上投名状。 不仅同意被加征 15% 的关税,还大手笔购买美国的军事装备,甚至签下了 7500 亿美元的美国能源订单。 这笔交易相当于欧盟亲手放弃了能源自主的可能,把自己的能源安全交到了别人手里。 这些国家的妥协,我们其实能理解。毕竟美国的霸权威慑不是谁都能扛住,实力不济时选择低头,或许是无奈之举。 中国在关税战里正面硬刚美国,替他们挡下了大部分冲击,没要求他们感恩戴德,可最起码不该反过来捅刀子吧? 偏偏现实就是这么冰冷。那些我们曾以为的 “伙伴”,转头就把锋利的刀刃对准了中国的后背。 墨西哥的操作堪称翻脸比翻书还快。趁着关税战的混乱,它直接对中国的钢铁、汽车零部件、纺织品等产品抬高关税门槛,其中汽车领域的关税更是涨到了 50%。 要知道,中国的汽车零部件曾是墨西哥制造业的重要补给,如今这份合作情谊,全被他们抛到了脑后。 加拿大更是狠下心来下死手。对中国的电动车征收 100% 的关税,还对中国钢材加征惩罚性关税。 这种近乎断绝贸易的做法,完全不顾及中加多年的贸易合作基础,眼里只剩讨好美国的那点利益。 欧盟则玩起了 “两面三刀” 的把戏。一边拿着中国的商品维持经济运转,一边跟着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光伏等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 更过分的是,在美国的施压下,它还计划对这些中国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把中国的善意当成了软弱可欺。 日本的背刺更是藏不住。配合美国的技术封锁政策,限制对华技术出口,还在卤化丁基橡胶等关键材料上对中国实施封锁。 要知道,这些材料是中国不少制造业的刚需,日本这么做,无疑是想在产业链上卡中国的脖子。 这就是赤裸裸的国际现实,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国在关税战里扛下了美国最猛烈的攻势,用自己的市场和产业链韧性,硬生生顶住了霸权的压力。 我们没指望那些妥协的国家能站出来帮忙,可也从没料到,换来的竟是一场全方位的背刺。 美国发起关税战,本想让中国屈服,结果没能撼动中国分毫,反而让那些背刺中国的国家暴露了真面目。 这场关税战,中国虽然遭了背刺,但也看清了谁是真朋友,谁是假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