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能理解,为什么印度加入五常被拒,申奥被拒,加入亚太经合被拒,原因很简单——印度太闹腾。 这儿说的“闹腾”,不是说印度人喜欢吵架,而是他们做事总没个准谱,要么脑子一热就拍板,要么顾头不顾尾,让人实在没法放心把重要的事交给他。就像咱们身边那些办事没谱的人,平时说得天花乱坠,真要托他办件要紧事,准保掉链子。 最让人揪心的就是疫情那阵子的事。本来2021年初疫情刚有点好转,印度总理就迫不及待地跟全世界说“我们打赢疫情了”,这话一放出去,老百姓更没了防备,戴口罩、保持距离这些规矩全扔到了脑后。 刚好赶上宗教节日,政府不光不拦着,还鼓励大家去恒河边祈福,几百万人挤在一起,哪是祈福啊,分明是给病毒扩散创造机会。更让人没法接受的是,那时候不少地方要选举,为了拉选票,政府接着搞大规模集会,总理本人都在集会上摘了口罩,说“从没见过这么多人”。 可那时候每天新增病例都快突破三十万了,医院里氧气不够、病床没有,老百姓哭着求药,总理却忙着跑选举场子。有地方官员急着给总理打电话要物资,得到的答复是“总理正在演讲”,你说这事儿闹得,是不是太不靠谱了? 不光是遇到大事没章法,印度在和邻居相处上也透着股闹腾劲儿。就说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好好的边境说紧张就紧张,2025年5月刚因为冲突关了边境、断了贸易,两边都把核武器战备等级提到最高,弄得人心惶惶。 可没过半年,又悄悄开放边境让锡克教信徒过去朝圣,官方连个明确说法都没有。不是说朝圣不好,而是这种忽冷忽热、没个准主意的态度,谁看了不犯嘀咕?今天还剑拔弩张,明天又偷偷开门,这样的相处方式,怎么能让人觉得稳定可靠? 有人可能会说,谁家还没点矛盾,可印度的闹腾,是连自己该干的事都没理顺,就忙着往高处凑。就说申奥这事儿,办大型运动会最讲究踏实,场馆要提前建好,服务要安排到位。印度1982年办过亚运会,可之后这么多年,基础设施没见多大改善。 别的不说,不少地方连干净的厕所都没普及,老百姓出门上个厕所都费劲,真要是办奥运,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和观众,连基本生活都没法保障。之前有次国际赛事,印度的场馆临到开赛还没完工,运动员住的地方又脏又乱,这样的准备工作,奥委会怎么敢把奥运交给他们? 想加入五常和亚太经合这些重要组织,讲究的是有担当、守规矩,可印度总想着搞特殊。就说加入五常,明明知道要得到现有大国的认可,却偏要喊着“改革联合国”,意思是规则得跟着他变,不顺着他的意就闹情绪。 亚太经合组织看重的是区域合作,大家一起商量着做事,可印度一会儿想加入享受好处,一会儿又不愿遵守共同的贸易规则,总想着自己占便宜,这样的态度,自然没人愿意拉他进来。 其实印度有不少优势,人口多、市场大,要是踏踏实实干,肯定能有大发展。可偏偏老犯“急躁病”,小事没做好就想干大事,承诺的事转头就忘,遇到问题不是解决而是甩锅。就像咱们过日子,得先把家里的柴米油盐打理明白,和邻居处好关系,才能让人信服。 印度要是能改掉这闹腾的毛病,少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多些踏实办事的态度,不用天天喊着加入这个那个,自然会有组织主动伸来橄榄枝。毕竟,靠谱才是一个国家最硬的“名片”,耍小聪明、瞎闹腾,是走不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