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郭沫若因病去世不久,他妻子于立群突然自缢身亡。原来,她在整理丈夫遗物

代天谈历史 2025-11-12 14:35:33

1978年,郭沫若因病去世不久,他妻子于立群突然自缢身亡。原来,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得知姐姐早就怀了丈夫的孩子,而自己竟然还嫁给仇人,共同生活了40年。 郭沫若1978年6月12日因肺癌离世,享年86岁。于立群处理完丧事,开始整理他的书房遗物。那些泛黄信件藏在木箱底层,她逐一翻开,日期从1935年东京开始。信中记录郭沫若与一位女记者的交往,那人正是她的姐姐于立忱。两人初遇于医院,她肺疾求医,他谈古史,两人很快发展关系。于立忱分享儿时艰辛,郭沫若许诺离婚后共组家庭。她相信承诺,几个月后发现怀孕。 郭沫若得知后,劝她做手术,以免影响记者前途。于立忱遵从,在东京医院完成流产,身体却留下后遗症,咳嗽不止。郭沫若来访时,只带药材和书,没提离婚,只说时机未到。她写信追问,他回信推脱,回国抗日为由。于立忱心灰意冷,1937年3月返沪,5月在租界公寓自缢,年仅25岁。留下的纸条写“无力回天”,家人料理时,发现箱中几封日本信件,但没深究。 于立群读信时,才拼凑出姐姐死因。1937年她正忙剧团排练,只知姐姐回国后卧床不起,脸色苍白,行李塞满药瓶。于立忱拉她手,讲东京樱花,却避谈郭沫若。她劝姐姐多歇,匆匆离开北上抗日。那年下半年,她与郭沫若相识,次年结婚,四十年中视他为依靠。郭沫若的学术高峰,她出力最多,抄写手稿,管档案,甚至挡住安娜上门。 安娜1948年携五子上门,郭沫若冷淡遣返,于立群递茶劝走,自认那是过去事。她不知姐姐的伤痕也被掩埋。信件细节显示,郭沫若1936年夏催手术,附明信片谈保密,回国后抛下承诺。于立忱日记记东京茶馆相会,他点龙井谈古籍,她吐露为妹攒费的苦。手术后月经不调,她月余未愈,郭沫若信中只论工作。于立群对照日期,1935秋初遇,冬公园深谈,1936春承诺,夏手术,秋分手。 这些信件如刀,割开四十年婚姻的表象。于立群想起姐姐从小照顾,父亲早逝,母亲体弱,她辍学打工补贴。冬天抄春联,手指冻紫,还笑说为她上学。于立忱的牺牲,本该换来安稳,却因郭沫若的反复而断送。她嫁给他时,无知中踏入姐姐的旧伤。郭沫若的才华耀眼,却在情感上欠下多笔债,原配独守,日本妻被弃,姐妹俩相继离世。 于立群发现秘密后,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儿子劝外出散心,她拒绝,继续锁门整理。1979年2月25日,她在书房用丝巾自缢,终年63岁。儿子推门发现,双脚离地,桌上散落信件。他们读后明白一切,料理后事时,封存那些纸张。郭沫若的子女继承部分学术,但家庭裂痕难弥合。他的次子郭世英公开说,父亲是家庭罪人,欠太多情感债。 安娜在北京熬到2003年,101岁高龄自然离世。她的五个孩子,有的回日本,有的留华,鲜提父亲。张琼华守四川老家,纺纱织布维生,1980年因病辞世,一生未再婚。于立忱的遗作为数首诗,散佚大半,只剩记录她才情的碎片。郭沫若的著作流传,影响文史界,但这些女性的遭遇,成文坛的隐痛。

0 阅读:1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