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真的让人看不懂了!明明自己能干的事,偏偏要交给台积电来干,还是在自己地盘上帮他赚钱,亏空也补了,市场也抢了,真是自己掏钱砸自己! 大家可能要问,这说的是哪档子事?就是台积电在咱们南京建的工厂。咱们当初欢迎它来,是想着能学点儿先进技术,带动本地产业链,可没成想,倒把自己变成了它的“提款机”和“加油站”。要知道,台积电在南京拿到的好处,那可真是实打实的“超级礼包”。 别的不说,光是建厂的土地,就给了远低于市场价的优惠,比咱们本地企业拿地都划算。还有税收,前几年几乎是免税,后面几年也只收一半,这等于政府把该收的钱又退回去帮它周转。 水电这些基础保障更不用说,专门给它开了绿色通道,就算用电高峰期,也先保它工厂不停工,咱们有些小区偶尔限电,它那儿却从来亮堂堂的。更别提配套的交通了,为了方便它运芯片,专门修了条快速路连到港口,这些投入可不是小数目。 咱们掏了这么多钱,台积电南京厂确实赚得盆满钵满。去年它公布的财报里写着,南京厂一年就净赚了快六十个亿人民币,而且连续三年都赚这么多,稳得很。可您知道这些钱去哪儿了吗?全被它拿去填美国、日本工厂的“大窟窿”了。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了个大厂,本想着讨好美国,结果赔得一塌糊涂。光去年一年就亏了三十二亿人民币,从2021年建厂到现在,四年累计亏了快九十个亿。日本的工厂更惨,三年也亏了快十八个亿,欧洲的厂同样在赔钱。 这些海外工厂就像吞钱的无底洞,台积电自己的家底都快撑不住了,就把南京厂当成了“救命钱袋子”。等于咱们大陆的工人辛辛苦苦生产,消费者买它的芯片,最后赚的钱全帮它去美国、日本撑场面,这不是自己养着外人吗? 更让人憋屈的是,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赚钱补亏”,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技术殖民”。您别以为台积电来大陆,会把真本事教给咱们,它精着呢。把最普通、最成熟的芯片生产线放在南京,用的都是过时几年的技术,真正能赚大钱的先进工艺,比如能做手机高端芯片的技术,它死死攥在台湾和美国的工厂里,连核心设备都不让咱们的工程师碰。 打个比方,就像它来咱们这儿开了家面包房,只教咱们烤最普通的馒头,却把做生日蛋糕的秘方藏起来,转头用卖馒头赚的钱,去美国开高档蛋糕店。咱们这边的半导体企业,本来还在慢慢发展,结果台积电凭着技术优势和咱们给的福利,把市场都抢走了。咱们自己的工厂订单少了,研发投入就跟不上,想追都难,这不就是被它掐住了脖子吗? 有人说,台积电也是被美国逼的,不去美国建厂就会被加关税。可这不能成为它薅大陆羊毛的理由啊。咱们给它优惠,是冲着两岸同胞的情分,也是希望共同发展,不是让它把咱们当冤大头。台湾有网友都看不下去了,说这是“拿着大陆赚的钱,去讨好美国,简直是卖台”。国台办也说了,台积电都成了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牺牲品,可牺牲品的代价,凭啥要咱们大陆来付? 咱们不是不能引进外资,而是要引进得明明白白。像以前引进汽车企业,要求必须和本土企业合作,逼着它们转让技术,咱们的自主品牌才能慢慢起来。可台积电这事儿上,咱们的好意没换来真心,反而被它利用了。它在南京赚的钱越多,美国工厂就越有底气追加投资,到时候先进技术全搬到美国,咱们手里只剩落后产能,想翻身就更难了。 最可惜的是咱们的本土企业,比如中芯国际,这些年辛辛苦苦搞研发,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却因为台积电的低价竞争和政策倾斜,发展得磕磕绊绊。消费者买电子产品时,看到芯片是台积电产的就觉得靠谱,殊不知咱们自己的芯片早就能满足日常需求了,只是缺少机会成长。 说到底,咱们不是反对台积电来大陆,而是反对这种“一边拿好处一边捅刀子”的做法。咱们的土地、税收、资源都是有限的,应该留给那些真心愿意和咱们共同发展、愿意分享技术的企业。像台积电这样,把大陆当“输血包”,却在技术上防着咱们,还要用咱们的钱去帮美国搞产业,这种亏本事真不能再干了。 希望以后咱们能把主动权拿回来,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引进外资时把好技术关、利益关。别再让“自己掏钱帮别人赚钱”的荒唐事发生,毕竟咱们的发展成果,该留给自己人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