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新闻联播》的这句话, 让我们心里咯噔一下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它让我们再次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1-12 21:35:09

昨晚《新闻联播》的这句话, 让我们心里咯噔一下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它让我们再次想起那句老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享受的和平、发展与尊严,都源于毛主席那一代人为我们挖下的“第一口井”,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 ​总有人想让我们忘记挖井人的辛苦,甚至往井里泼脏水,这是何等的忘本!否定自己的根,大树如何参天?这段历史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承认它、尊重它、传承它,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结束了百年屈辱,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那一代人在废墟上起步,面对帝国主义封锁,用双手建起独立的工业体系,让中国不再受制于人。 两弹一星的升空,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为国家赢得了和平发展的环境,撑起了民族尊严的天空。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文盲率高达80%,是毛主席那一代人推行扫盲运动,让亿万民众走出愚昧,拥抱文明。 从土地改革让农民分到田地,到建立全民医疗雏形,每一项举措都扎根人民,夯实了国家的民心根基。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抵御强敌,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换来了七十多年的边境安宁。 那些说“历史虚无主义”的人,无视当年的艰难险阻,否定前辈的牺牲奉献,本质是在割裂民族的精神血脉。 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宗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遵循,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初心不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修建了8万多座水库、17万公里灌溉渠道,至今仍在滋养着亿万亩良田。 正是那一代人的艰苦奋斗,让中国从一个农业国逐步迈向工业国,为后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家底。 历史虚无主义者惯用片面之词抹黑历史,却看不到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看不到国家主权的完整回归。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背后是毛主席那一代领导人运筹帷幄,赢得了世界多数国家的支持。 这种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尊严,不是凭空而来,是无数先辈在外交战场、建设工地、国防前线拼搏而来。 我们今天的高铁飞驰、航母远航、航天探月,都源于当年打下的工业基础和自主创新的精神基因。 尊重历史不是神化过去,而是客观承认先辈的功绩,从他们的奋斗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力量。 那些往井里泼脏水的人,忘记了是那一代人让中国人不再受饥寒,不再看他人脸色,不再任人欺凌。 老年人对那段历史怀有深厚感情,因为他们亲历过从苦难到新生的蜕变,深知和平与尊严的来之不易。 年轻人更应读懂这段历史,不是通过碎片化的谣言,而是通过正史文献、长辈口述,触摸真实的过往。 传承历史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将先辈的奋斗精神、家国情怀融入新时代的征程,续写民族复兴的篇章。 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够完美时,不妨想想先辈们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如何为我们铺路搭桥、开疆拓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否定历史就等于失去了精神支柱,一个没有精神支柱的民族,难以行稳致远。 毛主席那一代人用理想和信念,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这种凝聚力至今仍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法宝。 无论是抗击灾害还是应对外部挑战,中国人总能团结一心,这种精神传承正是源于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我们尊重历史,不是要停留在过去,而是要站在先辈的肩膀上,创造更辉煌的未来,告慰先烈的英灵。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做历史的守护者,对历史虚无主义说不,让“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理念代代相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