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首都先后传出爆炸声,此事绝非巧合,17亿人又将卷入战火 11月10日,新德

陈洪有深度 2025-11-13 03:35:47

印巴首都先后传出爆炸声,此事绝非巧合,17亿人又将卷入战火 11月10日,新德里地标红堡附近发生汽车爆炸,就在印度全国神经紧绷之际,伊斯兰堡同样传来了爆炸声。 两国首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出事绝非巧合,好像这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正试图将南亚次大陆重新拖入战争深渊。 对印度来说,红堡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标,除了是莫卧儿帝国的王宫之外,也是印度总理在独立日发表全国讲话的地方,类似于莫斯科红场一样。 因此,在这里搞爆炸就是在打印度的脸,如果按照印度既往的调性,在事件发生后一定会把矛头对准巴基斯坦,然后就是各种强硬表态外加边境部队进入戒备。 可这回新德里的反应却有些低调,虽然内政部长放了狠话,但官方声明里对“袭击”的说法用得非常谨慎,虽然各种媒体都在怀疑爆炸与巴基斯坦有关,但政府却没有继续升级态势。 莫迪有如此谨慎的态度倒是很罕见,但也很正常,毕竟印度空军在今年的五七空战中被巴基斯坦空军打了个6比0,这种战损比已经足以说明一切,虽然当时莫迪来了个丧事喜办,但印度在国际上的脸算是丢尽了。 或许正是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莫迪才在事件发生后如此谨慎,红堡爆炸案的地点和影响比之前要敏感恶劣多了,如果还是无脑指责巴基斯坦最终引发两国对抗,万一印度又输了,那莫迪辛辛苦苦在国内营造的“强人”形象恐怕就真要彻底崩塌了。 从警方调查来看,案件本身也透着一股蹊跷,在爆炸发生前几个小时, 警方就在哈里亚纳邦的出租屋里查获了差不多三吨的爆炸物原料。 可现在爆炸参与者已经全部被炸死,嫌疑人穆罕默德的老家在印控克什米尔,虽然当局倾向于将此人和巴基斯坦境内的激进组织“穆罕默德军”联系在一起,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拿出什么过硬的证据。 所以现在外界纷纷猜测这是一次“假旗行动”,毕竟很多印度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并不能接受印巴空战中印度的失败,如果将此事推到巴基斯坦头上,那就等于给印度政府制造一个开战的借口。 毕竟现在印度的日子也不好过,经济增长放缓,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此时如果将所有矛盾转移到巴基斯坦身上,那一定是可以凝聚人心的。 可是,这还没等新德里给出最新消息,巴基斯坦也出事了,11日中午,袭击者在伊斯兰堡一地方法院外引爆了炸弹。 袭击发生后,“巴塔”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阿西夫直接宣布“国家正处于战争状态”,矛头直指盘踞在阿富汗的“巴塔”武装。 这件事儿倒算得上冤有头债有主,几天前巴基斯坦军方刚刚挫败了“巴塔”对一所军校的袭击,还消灭了20多名武装分子,这次巴塔摆明了是要对之前的行动进行打击报复,选择在法院门口搞事情,为的就是打击巴基斯坦的司法行政力量。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巴总理除了谴责巴塔之外,还把矛头指向了印度,又把印度和阿富汗塔利班的一系列举动搬上了台面。 两方互相指责之下,南亚的局势瞬间升温,对巴基斯坦来说,此战可能已经到了不打不行的地步,东边是虎视眈眈一直想找机会报复的印度,西边则是态度暧昧同巴基斯坦心口不一的阿富汗塔利班,这种两面夹击的态势完全没有安全感。 但现在两件事情发生的时间间隔如此之近,如果说二者没有点关联,估计谁都不信! 伊斯兰堡爆炸之后巴基斯坦表现得强硬,是因为它已经被逼到墙角,看来南亚地区正在上演“三国杀”。 印度现在国内矛盾重重,非常需要对外冲突来转移压力,红堡爆炸本来是个绝佳的借口,但5月份空战失利让它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现在印度很可能是在观望,想看看巴基斯坦接下来的反应之后,再决定自己要不要下场。 巴基斯坦的麻烦要比印度大得多,既要应对国内分离主义威胁,又要防着东边印度在边境搞事情。 但巴基斯坦的真实想法一定是想先集中力量去对付“巴塔”,但又怕印度趁机在背后捅刀子,所以巴基斯坦才一边高喊着要打仗,一边又把脏水泼向印度,目的就是想告诉全世界,如果局势升级,印度就是罪魁祸首。 阿富汗塔利班的立场就有点摇摆不定了,现在阿富汗国内的经济一塌糊涂,国际上又没几个国家承认塔利班的合法地位,用纵容“巴塔”来给巴基斯坦制造麻烦,就可以增加自己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 可问题是巴塔是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搞的一系列袭击除了针对巴基斯坦之外,也伤害了我方在中巴经济走廊人员的人身安全,如果真的玩得太过分,那很有可能会引火烧身。 三个玩家各有各的算盘,各有各的顾虑,现在的南亚就形成了不稳定的平衡,这两起爆炸案很有可能成为引爆整个地区局势的导火索,那问题来了,会不会有第三方势力在背后搅局呢? 南亚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水搅得越浑就越方便某些国家浑水摸鱼,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策划两起针对两国首都的袭击,手法如此精准不说,目的还如此明确,单凭巴塔那种野路子是很难支撑起如此专业的情报供应的,这背后很可能有专业的情报机构在策划。

0 阅读:105

猜你喜欢

陈洪有深度

陈洪有深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