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国驻日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发文,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2025-11-13 09:44:57

11月12日,中国驻日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发文,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日本网络引发轩然大波,不少日本网民直接“破防”。使馆文中清晰指出:1941年12月,日本以所谓“帝国存亡受到严重威胁”为借口,悍然偷袭美国珍珠港,直接点燃了太平洋战争的战火。这短短一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精准戳中了历史的痛点,让那些试图模糊侵略记忆的人无处遁形。 或许有人不解,时隔八十余年,为何再提这段往事?答案藏在历史的细节里。当时的日本,早已被侵略扩张的野心冲昏头脑。由于资源贫瘠,日本的石油、钢铁等战争命脉严重依赖进口,而美国的经济制裁与石油禁运,让其战争机器难以为继。这本是对其侵略行为的正义遏制,却被日本军国主义包装成“生存危机”,成为偷袭的借口。为了这场赌博式的袭击,日本策划得周密而虚伪:一边派“和平特使”赴美谈判拖延时间,一边让海军士官学校学生穿军服在东京参观制造无战假象,甚至严格检查信件防止泄密,最终在12月7日清晨,354架日机趁美军官兵度假、戒备松懈之际,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造成美军2403人死亡、8艘战列舰损毁的惨重代价 。所谓“帝国存亡危机”,不过是侵略者为掩盖掠夺野心编造的谎言。 日本网民的“破防”,本质上是对历史真相的本能抗拒。有人在网上辩解“当时是局势所迫”,却选择性忽略日本早已制定“Z作战计划”,主动挑起战争的事实;有人抱怨“为何反复提及过往”,却忘了这段历史并非遥远的传说——珍珠港内沉没军舰的残骸、美军士兵烧焦的制服、遇难者家属的泪水,都是侵略行为留下的永恒伤痕。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年被日本偷袭的美国,如今是日本的盟友,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反差,让不少日本网民感到尴尬与难堪。但也有理性的日本网友留言:“不能忘记先辈的错误,借口永远不能洗白侵略。” 这段被提及的历史,更藏着对现实的警示。使馆的发文绝非无的放矢,而是因为日本极右翼近年来频频翻炒“国家存亡危机”的老剧本。从当年以同样借口制造九一八事变、成立伪“满洲国”,到如今部分政客以此鼓吹“武装介入台海”,这种危险的论调正在死灰复燃。历史早已证明,任何以“生存”为幌子的侵略行为,最终都会自食恶果。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虽一度占据太平洋优势,却也迫使美国参战,加速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最终在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所谓“挽救帝国”的美梦彻底破碎。 罗斯福总统曾将12月7日定为“国耻日”,那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海军蓄谋的突然袭击”,不仅是对美国人民的动员,更是对所有爱好和平者的警醒。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日本军国主义当年的疯狂与虚伪,早已被翔实的史料钉在耻辱柱上。中国驻日大使馆的表态,不是要挑起矛盾,而是要提醒各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纵容虚伪的借口,就可能给军国主义复活留下空间。 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战火纷飞的二战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历史的伤疤不能轻易抹去,那些曾经的借口更值得时刻警惕。只有正视历史的真相,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只有拒绝虚伪的谎言,才能守护真正的和平。历史不会因为刻意遗忘就褪色,借口不会因为重复诉说就成真,这或许就是这段往事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