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衰落的速度,可能比我们大家预想的来得更快。悲剧的是,习惯了养尊处优的西欧人无法承受这种下行带来的福利下降和收入下降。当下降达到20%的临界点时,一切都会走向失控。 德国人以前冬天暖气开得穿短袖,现在裹着三层毛衣还哆嗦,工厂因为没天然气直接停摆,巴斯夫这种化工巨头都往中国跑。 法国人更绝,能源密集型工厂干脆主动降产,工业游说团体早说了,今年冬天各行业产能只能维持在七成到八成,化工行业首当其冲得勒紧裤腰带,更热闹的是街头抗议,这边刚为养老金延迟发放闹完罢工,那边又因为燃气账单涨了三成围堵市政厅,毕竟以前习惯了政府兜底能源补贴,如今突然要自己掏腰包,哪能适应。 可以说,欧洲工业的萎缩速度简直肉眼可见,过去四年里,光是制造业就丢了近 100 万个岗位,德国这“欧洲引擎”更惨,能源密集型产业产出比十年前跌了超 20%,工业水平倒退回 2006 年的样子。 巴斯夫不是个例,拜耳把癌症研究中心搬到了美国波士顿,赢创集团在美建了三座新厂,连西门子、大众这些老牌企业都把投资重心往海外挪,跟着跑路的零部件供应商能从莱茵河排到易北河,说到底还是能源成本逼的,欧盟天然气价格现在是美国的五倍,电价也高出两三倍,企业留在欧洲纯属赔本赚吆喝,Yara 公司 CEO 都直言不讳,这儿早没赚钱的机会了。 而且,现在这种衰退已经钻进民生骨子里,欧元区工资增长眼看要跌到 3% 以下,零售店里除了食品和必需品,其他货架都积了灰,消费者攥着钱不敢花,德国商会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正悄悄迁移,这些撑起就业半边天的企业一走,隐性失业就藏不住了,表面失业率 6.2% 看着好看,实际新增岗位早停了,年轻人找工作得从巴黎排到柏林。 福利这块更敏感,意大利名义 GDP 比 2008 年跌了 20%,养老金发放都快成问题,法国刚提一句要削减医疗补贴,工会就组织了跨行业罢工,毕竟养尊处优几十年,谁愿突然过紧日子。 IMF的警告更戳心:欧洲未来十年年均GDP增速预计只有1.45%,还不到美国的1.45倍,而德法意西四国的人均收入已经比美国低20%了,这可不是虚数,科技领域早就露了怯——欧洲科技生产率自2005年几乎没动过,美国却涨了40%,风险投资规模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新公司市场份额更是差一半。 更让人焦虑的是,欧盟的人口老龄化、跨境合作不足这些老问题,连一体化改革都推进不动,既得利益集团死死拖着后腿,说白了就是宁愿看着差距扩大,也不愿动自己的奶酪。 说到底,欧洲的衰落不是突然刹车,而是长期躺平的必然结果,靠着战后积累的家底搞高福利,却忘了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才是根本,等能源危机戳破泡沫,才发现既没实力维持福利,又没勇气改革,只能在“保体面”和“活下去”之间反复横跳。 那些上街抗议的人或许没想过,当年暖气开得越足,今天的落差就越大;福利支票发得越慷慨,现在的窟窿就越难填,照这个速度,不用等到全面失控,“欧洲梦”怕是要先变成“欧洲懵”——懵的是怎么把自己亲手造的困境,硬生生熬成了无解的死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