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息 11月13日,日本交易所集团(JPX)被曝出正在研究如何遏制上市公司囤积加密货币的趋势,具体考量的措施包括收紧借壳上市规则以及要求相关公司进行新的审计。 据了解,自9月份以来,已经有三家日本上市公司因交易所的干预而暂停了购币计划,并被警告如果坚持将购买加密货币作为核心商业策略,其融资能力将受到限制。 这背后不是监管没事找事,而是不少日本上市公司跟风囤币已经偏离了主业。像原本做酒店生意的Metaplanet,2024年4月转向持有比特币后,2024年股价一度涨了50倍,可到2025年10月,股价较6月高点累跌超70%,市值缩水到36亿美元左右,如今企业价值已不及手中30823枚比特币的价值。 监管出手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者,毕竟这些“囤币型”公司的操作风险太大。就说Remixpoint,2024年9月斥资527万美元购入64.4枚比特币等资产,后来还增持到1051枚,可它旗下交易所2019年曾被盗35亿日元加密资产,之后只能转让股份给其他公司,这样的公司拿资金囤币,无疑是让投资者跟着冒险。 借壳上市确实成了部分公司的避规漏洞,有些公司表面重组,实际换个壳继续集中购币,把主业抛在脑后。JPX收紧这一规则,就是要堵死这个缺口,新审计要求则是让购币行为公开透明,避免公司暗箱操作,让股东清楚资金去向。 加密货币的波动根本没规律,普通上市公司扛不住这种风险。11月12日当天,比特币就跌了近2.8%,以太坊跌超4%,24小时内全球超15万人投资爆仓。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放弃擅长的业务去碰加密资产,无疑是把公司命运绑在波动极大的资产上。 日本这波监管不是要禁止加密资产,而是想让市场更规范。金融厅计划2026年推动立法,把加密货币纳入金融商品监管,交易税率也可能降到20%,和股票税率一致,同时还会出台托管登记规则,确保用户资产安全。 上市公司的本分就是做好自己的主业,不管是AI公司还是纺纱企业,放着核心业务不做,一门心思靠囤币赚快钱,不仅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还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风险。JPX的这些措施,说到底是让市场回归理性,逼着公司踏踏实实干实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