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自己的国家!”11月11日,上海,2名外国人骑共享单车上高架,一人淡定的坐

拾九观人间 2025-11-13 15:24:52

“滚回自己的国家!”11月11日,上海,2名外国人骑共享单车上高架,一人淡定的坐在高架上,另一人则在拥挤的车流中为他拍照,丝毫不管是否影响到交通,更过分的是,当外国人看到有人拍他的时候,竟然还对着镜头比耶!网友:看着像印度人。   11月11日这天,车主们像往常一样耐着性子跟车,直到两辆黄色共享单车的出现,把原本压抑的有序彻底搅乱。   骑在车上的两名外国男子,用一系列危险操作,让这段高架路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车主李女士,她的车正跟在一串车流里缓慢移动,眼角余光突然瞥见右侧有非机动车窜动。   她刚开始以为是外卖员闯禁,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两个外国人在骑车,还停在路中间摆拍。   李女士赶紧放慢车速,拿出手机记录下眼前的一幕。 视频里的画面让人捏着一把汗。   其中一名男子把车停在机动车道边缘,手撑着护栏轻轻一翻就坐了上去,双腿悬空在几十米高的桥外晃悠,只用两只手攥着护栏钢绳保持平衡。   另一名男子举着手机在车流缝隙里穿梭,时而后退半步找角度,时而蹲下调整构图,镜头始终对着护栏上的同伴。   当李女士的镜头扫过去时,护栏上的男子不但没收敛,反而咧嘴一笑,对着镜头清晰地比了个“耶”。    李女士称,正因为男子的行为,导致后面几辆车都急刹了,有辆小轿车差点追尾,喇叭声一下子全响起来了。   她当时最担心的是拍照的男子被车辆剐蹭,毕竟高架上的车再慢也有速度,稍微碰一下就是大事。   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很快引发轩然大波,有网友怒称“这不是无知,是明摆着挑衅规则”。   也有网友猜测两人的国籍,甚至出现了“滚回自己国家”的过激言论,但更多人把焦点放在了“规则面前该不该有例外”上。    记者从上海高架交警支队了解到,事件发酵后,民警当天就通过沿线监控回溯轨迹,结合共享单车企业提供的定位和开锁信息,很快锁定了这两名外籍男子的身份信息。   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城市快速路明确禁止非机动车通行。   两人的行为已构成“违反禁令标志指示”,依法可处以50元罚款,目前案件正在按程序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事件里“不知情”的借口根本站不住脚。   记者在事发路段的高架入口看到,红底白字的“禁止非机动车、行人进入”标志十分醒目,百米内就有三处提示牌。   更关键的是,主流骑行导航软件的路线规划里,从来不会将高架纳入骑行路径,要骑上高架必须刻意偏离导航,绕过入口的隔离设施。   交警部门也证实,从两人的操作来看,明显是明知故犯,大概率是为了拍摄“特殊照片”而刻意为之。    而据长沙交警公开数据,仅去年一年就查处外籍人员交通违法156起,所有处理都与中国公民一视同仁,没有一起因国籍身份减轻处罚。    在虹桥机场从事涉外服务的王经理告诉记者,大多数初到中国的外籍人士都会主动了解规则。   王经理说,真正尊重所在国的人,都会主动学习规则;反之,拿“外国身份”当挡箭牌,本质上是对他人安全的漠视。    黄色的共享单车本是城市便民的象征,高架道路是提升通行效率的保障,却被两名男子的违规行为变成了危险的“摄影背景”。   这起事件也让大家明白,上海的包容从来不是无底线的纵容,城市的便利从来都是给守规则的人准备的。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远道而来的外籍人士,享受城市服务的前提,必然是遵守公共规则。   这起事件的处理结果还未公布,但所有人都在期待一个明确的答案:规则面前,没有人能搞特殊,这才是法治社会最该有的样子。

0 阅读:83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