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走红后的赵本山向妻子葛淑珍提出离婚,葛淑珍说:“离婚可以,那你要给我一些补偿吧?”赵本山接下来的举动令人震惊不已。 2003 年沈阳铁西区,葛淑珍的饺子馆因免费送姜汤上报纸,照片里她系着围裙笑。 同一时间,赵本山正带着第二任妻子马丽娟录综艺,镜头前的他,早已不是当年的农村艺人。 没人会把这两个场景联系起来,除非想起 1991 年那场离婚 —— 他曾给她 25 万和房子。 1991 年离婚后没半年,赵本山在演出时认识了马丽娟。 马丽娟是辽宁戏曲学校的老师,懂二人转,两人聊得很投缘。 那时葛淑珍正带着孩子在铁岭县城扛水泥,双手磨出血泡,没精力关注前夫的生活。 赵本山和马丽娟感情升温很快,1992 年就领了证,婚礼办得低调却体面。 回溯到 1979 年,葛淑珍嫁给赵本山时,他还是个跑乡场的二人转演员。 婚房是借的土坯房,婚服是扯了块粗布做的,可葛淑珍没抱怨,觉得人踏实就好。 婚后她种地喂猪,赵本山忙着跑场,有时半个月不回家,她就自己扛着粮食去磨面。 1982 年儿子赵铁蛋出生,查出耳聋和心脏病,她抱着孩子哭,赵本山却在外地演出。 1990 年赵本山凭《相亲》上春晚走红后,回家的次数更少了。 有次葛淑珍带着儿子去沈阳看病,想找他拿医药费,却在剧场外等了一夜没见着人。 那时他正和马丽娟因工作频繁接触,身边人都劝他 “考虑清楚家庭”,他却陷入纠结。 1991 年秋天,他终于回家提离婚,葛淑珍只问 “要些补偿活下去”,他便拿出全部家当。 1994 年冬天,赵铁蛋因肺炎去世,葛淑珍在医院走廊哭到晕厥。 有人劝她找赵本山来送最后一程,她却摇头:“离婚了,不麻烦他。” 而那时的赵本山,正陪着怀孕的马丽娟在三亚养胎,准备迎接双胞胎的出生。 葛淑珍办完儿子葬礼,就背着行李去沈阳打工,在服装厂剪线头,每天工作 12 小时。 1997 年,赵本山的双胞胎女儿赵一涵、赵一楠出生,他特意在沈阳买了大别墅。 媒体报道他 “事业家庭双丰收”,却没人提起远在沈阳打工的葛淑珍。 那年葛淑珍在饭店刷盘子,累得晕倒磕破头,缝了五针,醒来第一句问 “还能上班吗”。 她攒下每一分钱,想着给女儿赵玉芳攒学费,从不敢乱花。 1999 年葛淑珍开 “老葛饺子馆” 时,赵本山正带着徒弟拍《刘老根》。 饺子馆初期生意差,她就拎着饺子挨家送,冻得手通红也不歇;赵本山则在片场指导徒弟演戏,风光无限。 有记者问赵本山 “是否关注过前妻近况”,他只说 “她过得好就行”,没再多说。 葛淑珍从不在外人面前提赵本山,有人问起,她就转移话题 “饺子要凉了,快吃”。 2005 年,葛淑珍的超市开业,女儿赵玉芳大学毕业进了外企。 她终于不用再起早贪黑,却仍坚持每天去饺子馆帮忙,说 “闲不住”。 而赵本山的事业更红火,还送双胞胎女儿去国外读书,偶尔带马丽娟出席活动。 两人在同一个城市,却从没遇见过,像是活在两个平行世界。 如今葛淑珍的饺子馆成了沈阳老字号,她还在店里包饺子,笑容平和。 女儿时常带外孙来看她,一家人吃饭时,她会聊起当年打工的日子,从不说苦。 赵本山已渐渐淡出舞台,和马丽娟定居沈阳,偶尔陪孙子孙女玩耍,生活惬意。 有人说葛淑珍 “命苦”,可她靠自己活成了想要的样子;赵本山虽有新家庭,却也给了前妻应有的补偿。 两段人生,没有对错,只是各自选择了不同的路,最终都在平凡或风光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稳。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赵本山两次婚姻生育四个子女 儿子赵铁蛋夭折》 海峡网《赵本山罕见谈离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