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I内化能力的“硬核双证”:昆仑芯撑算力,萝卜快跑破纪录 当AI能力被内化

科技阿熊 2025-11-13 20:25:14

百度AI内化能力的“硬核双证”:昆仑芯撑算力,萝卜快跑破纪录 当AI能力被内化为产品的原生基因,才能真正跳出“演示级噱头”,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生产力。百度世界2025大会上,两大“宝藏产品”让这份“内化实力”浮出水面——很多人不知道,撑起AI产业算力骨架的昆仑芯,是百度自研的硬核底座;拿下全球无人驾驶服务次数第一的萝卜快跑,背后是百度二十年如一日的技术深耕。这对“算力+应用”的黄金搭档,不仅刷新了大众对百度AI的认知,更揭开了其全栈布局的深层逻辑。 百度的技术布局早已渗透到AI产业的核心环节。在自动驾驶领域,萝卜快跑的成绩堪称“全球标杆”: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次,覆盖22座城市,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1.4亿公里,每周全无人订单数稳定在25万以上,无论是服务规模还是安全水平,都远超行业同类产品。而在算力领域,昆仑芯的“隐藏身份”更令人惊喜——作为百度AI的算力基石,它已累计完成数万卡部署,新一代昆仑芯M100、M300分别针对大规模推理和超大规模多模态训练推理场景优化,同步发布的天池超节点更是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为AI效果涌现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两款产品看似分属不同赛道,却共同构成了百度AI的“硬实力双引擎”。 这种协同效应源于百度独有的全栈AI布局。百度是全球少数能提供“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全链条技术的公司,这种闭环能力让“内化AI能力”不再是空谈。昆仑芯作为底层算力核心,直接为文心大模型的训练推理提供高效支撑,避免了不同技术体系的适配损耗;而萝卜快跑在千万级出行服务中积累的真实数据,又能反哺模型迭代,让AI能力在实际场景中持续优化。这种“算力支撑应用,应用滋养技术”的正向循环,正是百度AI能从“智能涌现”走向“效果涌现”的关键——不是孤立堆砌功能,而是让AI能力深度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最终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目标。 昆仑芯与萝卜快跑的亮眼表现,正是百度“起大早,赶大集”长期主义的最佳印证。早在AI尚未成为行业热点时,百度就已布局芯片、自动驾驶等核心赛道,默默打磨全栈技术能力。如今,这份坚持终于迎来收获:萝卜快跑让无人驾驶从概念走进日常,成为全新的移动生活空间;昆仑芯则撑起了百度智能云的“最硬AI云”定位,为万千企业内化AI能力提供基础。这背后传递的核心逻辑是,AI的价值从来不是单点突破的炫技,而是全链条能力的深度内化与协同。百度用二十年深耕证明,只有耐得住寂寞布局底层技术,才能在AI时代的“大集”上收获真正的成果,而这种“内化AI能力”的坚持,终将推动整个产业从“泡沫争议”走向“价值落地”。 百度

0 阅读:0
科技阿熊

科技阿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