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学生管理的讨论也很多。毋庸讳言,我们一些学校的外国留学生管理应对出现偏差,甚至存在问题,需要改进。这里不详谈。针对几个网上经常看到的意见,我只剖析情况,大家自己思考。1、外国人到中国留学和到欧美留学存在不同。欧美留学已发展很多年,成了一门商业化生意,在挣钱的同时,也为留学生移民留下口子,以弥补劳力和人才的不足。中国的外国人留学主要重在技能培养和文化传播,鼓励外国留学生多做促进双边往来的事情,不鼓励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2、欧美的外国留学生远多于中国。无论中外,外国人入出境难以做到滴水不漏,包括外国留学生在内,都存在泥沙俱下的情况。有问题解决问题,但因此搞全盘否定,因噎废食是失当的。3、汉语拥有超过14亿的母语者,但绝大多数在中国,其次在东南亚和全球华人社区,而全球有超过15亿人使用英语(包括母语者和将其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有申请留学需求的人基本盘远大于汉语。雅思、托福是技能要求,更是欧美国家过滤筛选留学生的关卡,但对语言不好的留学生,也有语言班等渠道选项。所以,要“留学生汉语达标”,将过滤掉很大一部分的留学生。4、教育资源有限,但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现在上大学要容易多了。外国留学生数量有限,非商业经营,通常不占用高考名额,他们通常并不接受我国高中的教育科目。所以,要“留学生参加高考”,也将过滤掉90%以上的留学生。当然,对于真假华裔外国人利用国内外差异,钻漏洞进名校的问题,应专门研究应对。5、外交(不只是签证)对等是国际惯例,但没有绝对的对等,因为国家发展程度、相互需求并不完全对等。在留学生问题上也是一样。学习阶段是人生重要的阶段,最容易接收各种信息理念。如果无视现实,要求“留学生汉语达标”“留学生高考”搞机械对等,无异于关闭留学这扇对外交往的门。
数据显示并不是印度留学生不愿意回国,而是我们不想让他们来!在华的2.3万名印
【21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