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息! 11月13日,日本执政联盟自民党与维新会被曝正计划在年内设立专门协商机制,旨在全面讨论废除限制武器出口用途的“五种用途”条款,为在2026年正式解除杀伤性武器出口限制铺平道路。 换句话说,日本目前只能出口用于“救援、运输、警戒、监视、扫雷”这五种非致命用途的装备,一旦这道“安全阀”被拆除,具备直接杀伤能力的武器出口将大幅增加。 这背后是日本多年的持续松绑,早就有迹可循。1967年的“武器出口三原则”曾全面禁止武器出口,2014年换成《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打开缺口,后来还允许向美国出口“爱国者”防空导弹,这次要废“五种用途”条款,就是进一步撕开口子。 现在日本已经有了实质性突破,今年8月和澳大利亚敲定11艘新型护卫舰订单,创下日本海外军售新纪录,新西兰也表现出采购意向。11月初的澳防务展上,13家日企组团参展,三菱重工这样的巨头亲自下场推销。 军事扩张的投入肉眼可见,2026财年日本防卫预算草案达8.85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还计划在九州部署改良型远程导弹。国内军工企业也跟着加码,都想在武器出口市场分一杯羹。 国际社会早有警惕,我国国防部明确表示,日本发展远超“专守防卫”的军力,让爱好和平的人民担忧,要求日方深刻反省历史,尊重周边国家的安全关切。 所谓废除“五种用途”限制,本质就是抛弃和平伪装。从受限出口非致命装备,到拿下大额护卫舰订单,再到图谋出口杀伤性武器,日本正在一步步摆脱战后约束,军事正常化的野心藏不住了。 这种做法只会搅动地区安全局势,曾经的战争加害国不断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给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埋下隐患,这绝对不是好苗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