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的 “党内清算” 已经开始了。11 月 12 日,她悍然宣布了一个 “蒋介石级” 的决定:亲自兼任 “革命实践研究院” 院长。 这消息一出来,不少人都惊呼 “蒋介石之后头一遭”,毕竟这职位向来由专人负责,罗智强、林奕华这些人都当过院长,党主席亲自上阵确实罕见。 先得说说这 “革实院” 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这机构 1949 年就成立了,说白了就是国民党的 “人才摇篮”,专门培训党员和干部。 现在郑丽文要亲自挂帅,还放话要 “亲自授课”,核心意思很明确:得把党员的思想和论述能力重新抓起来。 她这么着急不是没原因的。国民党现在的人才问题已经严重到藏不住了。 党内资料显示,有效党员里超过六成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三十岁以下的活跃成员连百分之五都不到。去年党主席选举时就闹过笑话,各地党部最忙的不是拉票,是教高龄党员怎么用电子设备完成投票认证,想想那画面,跟教家里老人用智能手机一样费劲。 更要命的是,这种 “青黄不接” 已经实实在在影响到选举了。 2023 年 3 月南投县补选,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林明溱资历够深,地方资源也足,本以为稳赢。 结果民进党抓住 “世代交替” 大做文章,说他要把位置传给儿子,那些想出头的年轻党员直接没了积极性,最后林明溱果然输了。前车之鉴历历在目,郑丽文断不会毫无警觉。 再看郑丽文自己,她能当上党主席本身就是个 “意外”。 她身为国民党历史上首位由绿营转投而来的主席,早年曾担任民进党“国大代表”。直至2005年,经由连战引荐,她才正式加入国民党。这种跨党派背景让她跟传统官僚体系绑得不紧,反而在年轻党员里很有号召力。 她当选那会儿,支持者主要有三类:一是不满老派作风、追求革新的年轻人;二是期望寻得 “能战之士” 抗衡民进党的基层群体;三是看重其两岸主张的军系党员。 现在她亲自抓革实院,说白了就是要把人才培养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之前国民党选候选人总爱搞 “征召制”,2023 年 5 月征召侯友宜就是为了避免内斗,可这种 “钦点” 的方式根本留不住年轻人。 郑丽文要做的,就是通过革实院建立自己的培养体系,让新入党的人能快速理解党的理念,还能在各自领域里传播出去。 有人说这是 “夺权”,其实不如说是 “救急”。朱立伦时期国民党因为政策模糊、过度亲近美国丢了不少支持,现在郑丽文要改弦更张,首先得有自己的队伍。革实院就是她的 “练兵场”,亲自授课既能统一思想,又能筛选出真正认同她改革路线的人,一举两得。 大家可能会问,光靠一个培训机构管用吗?至少郑丽文找对了方向。她刚上任就明确表态认同 “九二共识”,这种清晰的立场本就能吸引一批有共识的年轻人。再加上她自己擅长媒体操作,网络声量高,正好能教那些老党员怎么跟年轻人沟通,怎么在舆论场上不输阵。 换作是你,面对一个老龄化严重、思想涣散的组织,恐怕也会从最根本的人才抓起。毕竟 2028 年 “重返执政” 不是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得有一批能扛事、会说话、懂民意的年轻人顶上来。 郑丽文这步棋看着激进,实则是戳中了国民党的 “命门”。 这种亲自下场抓教育的做法,确实有当年蒋介石重视革实院的影子,但本质完全不同。蒋介石是为了强化个人权威,郑丽文是为了给党 “输血”。 能不能成另说,但至少她看清了问题所在 —— 没有新鲜血液,再老的政党也撑不下去。 政治组织跟人一样,年纪大了容易 “僵化”,得时不时注入点新活力。 郑丽文兼任院长这事,与其说是 “夺权”,不如说是一场冒险的 “自救”。她赌的是通过思想和人才改革,能让国民党重新被年轻人接受。这场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看她能不能真的打破老规矩,让年轻人有实实在在的机会。 这事儿给所有组织提了个醒:不管历史多悠久,跟不上时代、留不住年轻人,迟早会被淘汰。 郑丽文的尝试,或许能给更多面临同样困境的团体提供点思路 —— 与其在老问题里打转,不如从最根本的 “人” 开始改变。 信息来源: 台海网——2025-11-13郑丽文宣布兼任国民党“革实院”院长:亲自对党员授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