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出现后,拉高了“航母国家”的门槛!以前不论意大利、泰国、日本,都把自己两三万吨的大平板拿出来当航母,那时候咱们没有航母,只能看着它们在台上演,而美国动辄八万吨九万吨的大家伙咱们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法国戴高乐号这种轻型航母,当时也被咱们认为是镇国神器。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以前谁造了个三四万吨的“带板大船”,都敢给自己贴上“航母国家”的标签,哪怕甲板上就停几架垂直起降飞机,也能自信满满地刷一波存在感。泰国、意大利、日本,这些原本靠着小吨位混圈子的国家,如今面对中国福建舰的登场,真有点尴尬得说不出话。 泰国那艘差克里·纳吕贝特号,排水量还不到我国055型驱逐舰,服役初期风风光光,后来因为经济危机,舰载机都买不起,最后变成港口的“旅游景点”,让人哭笑不得。 意大利也没闲着,造了加里波第和加富尔这些“迷你航母”,平时能带的飞机有限,实际用途受限。 日本更是把驱逐舰改装成准航母,搭上几架F-35B,摇身一变也成了“航母国家”。那会儿,只要有点航母元素就敢往国际舞台上凑热闹。 反观咱们,那时候辽宁舰还在大修,山东舰刚刚亮相,技术和规模都不算突出。面对美英法这些传统强国,尤其是美国那种八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真的是望尘莫及。 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和法国戴高乐号,吨位虽然不算极致,但在当时已经让无数国家仰望。 然而,一切在福建舰下水后彻底变了天。福建舰的诞生,让“航母国家”的含金量瞬间提升了好几个级别。 它是我国第一艘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尺寸和排水量都逼近世界一流水平。电磁弹射到底有多厉害?它让重型舰载机可以满载起飞,连固定翼预警机都能轻松升空,而这正是以前各种“凑数航母”完全搞不定的难题。 试想一下,过去那些靠滑跃甲板、垂直起降的航母,舰载机数量少、作战半径短,遇到真正的远洋对抗根本撑不住场面。 福建舰直接用技术实力打破了旧有标准,显示什么叫“大国重器”:要有大吨位、要有先进弹射、要能上全类型舰载机,这才配得上“航母国家”的名片。 那些迷你航母,连预警机都装不下,只能算是“平台”或者“训练基地”,和真正的航母作战完全不是一回事。 再看欧美那些曾经让人羡慕的航母,像戴高乐号虽然有核动力,却常年出毛病,航速和可靠性都不理想。 伊丽莎白女王号吨位虽然大,但没弹射器,依赖垂直起降,战机能力也被限制。和福建舰的配置一比,技术代差拉开了不止一条街。 福建舰的亮相,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让很多国家以前引以为傲的“小航母”变得不上台面。如今说起“航母国家”,人们首先会关注吨位、弹射方式、舰载机体系等核心指标。 如果连八万吨都不到、没有电磁弹射、舰载机体系不全,恐怕很难再理直气壮地自称“航母强国”。 而且,福建舰只是个开头。围绕它配套的舰载隐身战机、电子战飞机、反潜直升机等装备也在同步推进。等到这些全部到位,咱们的远洋作战能力将彻底翻篇。 反观早年那些“凑数型”航母国家,泰国的小航母早已闲置,意大利的新计划迟迟难产,日本的出云级无论怎么改,底子都还是驱逐舰级别,真正的远洋作战力差距越来越大。 今天的中国海军,已经不再是昔日“看客”。福建舰的到来,等于用技术、吨位和创新把“航母国家”的门槛抬到新高度。 这个新标准下,靠小吨位和简单改装混圈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真正有资格谈航母的,必须有硬实力和全体系支撑。
